盐城市纪委镜鉴信息网:大丰区纪委第十一派驻纪检组 |“探头”聚焦阳光扶贫 派驻监督精准发力
今年以来,区纪委第十一派驻纪检组着力聚焦阳光扶贫这一工作重点,亮起“探照灯”织密“监督网”,对扶贫工作全程参与、全程监管,确保执纪监督问责工作精准有力。
一是零距离参与。第一时间研判和分析派驻部门在阳光扶贫中的单位职责,充分履行再监督职能,对履职情况沉到4个部门和9个职能科室,逐条过堂、对账销号;成立2个督查组,进村入户,配合区纪委对2017年底低收入农户脱贫达标情况真实性全面检查,对发现的3条线索及时上报、准确核查,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派驻组所有人员主动与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结对牵手致富,全力帮助脱贫,同时带头示范并督促驻在部门机关干部开展2018年一季度入户走访和帮扶记录上传工作,目前,走访率和上传率均为100%。
二是零死角知晓。针对派驻单位中民政和残联是基本民生兜底保障部门这一特点,同时涉及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弱势群体这一现象,派驻组一方面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另一方面督促加大宣传力度,做到知晓范围全覆盖。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栏、手机APP、阳光扶贫系统等不同渠道和手段广为宣传;指导相关职能科室对低保、大病救助、孤儿生活保障等申报条件、程序、时间、数额等政策规定编印成册,做到通俗易懂;强化公示工作,所有经办的项目必须把领取人员名单、批准申请人名单、资金额度、发放过程等进行长期公示。
三是零差错运行。派驻部门涉及到11条资金线,面广量大,如何做到工作规范零差错,着力夯实责任,借力科技手段,是派驻组的又一抓手。与各部门分管扶贫资金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履职的8条工作清单,同时要求在区层面扶贫工作业务培训中,分管领导原则上必须参加,做到不仅要管,而且要懂,多渠道发现和纠正问题。督促监督部门积极融入全市“阳光扶贫”科技化监管系统,做到第一时间登录、零差错录入,确保共有多少资金线、每条资金经过什么环节,每年下拨多少钱,每笔钱最终哪里去,都一笔不漏、一分不差、一目了然。
四是零容忍监督。把督促阳光扶贫工作开展和执纪监督问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派驻单位主体责任,做到有资金线就有工作链,有扶贫任务就有领导责任;发挥8个和扶贫工作有关联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签订监督责任状,制定工作督查、明查暗访、问题处置等要求;组织5次学习全市扶贫领域的典型案例,强化反腐教育;把阳光扶贫系列工作纳入年底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考核,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年底考核“一票否决”;联合区、镇两级纪委,对扶贫领域的作风问题开展小专项检查,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发放工作建议书。目前,已对举报和检查中发现的5起疑似优亲厚友、违规冒领等现象进行了核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