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本地动态>特别报道>详细内容

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大丰区:规范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

来源:盐城镜鉴 时间:2021-07-14 16:20:33 点击: 【字体:

今年以来,大丰区以持续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为切入点,聚焦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小微权力”腐败问题,从强化农村“三资”管理、规范执行“小微权力”清单入手,着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严防基层微腐败,促进基层正风反腐标本兼治。

一、加强资源管理,密切干群关系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微腐败”的重点领域。针对村级决策程序和村级“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要求各村(居)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为村组的权力行使戴上“紧箍咒”,促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今天我们召开居民代表会议,主要议程是向各位汇报一处341.72亩集体鱼塘到期后的重新发包工作。”在居民代表会议上川东居委会党委书记杨应忠向与会代表详细说明了鱼塘所在位置、大小和水质等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确定该鱼塘1500元竞标底价的依据和过程。与会居民代表均举手表示接受竞标底价。

川东居委会召开的关于资源发包居民代表会议是“四议两公开”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自“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丰区218个村(居)以开会表决用人、用钱等重要事项已经成为常态,村(居)民代表们几乎每周都要到村(居)委会参会,充分了解本村(居)各类事务,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各村(居)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这不仅规范了农村基层管理,使得决策事项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预防农村基层滋生腐败,还密切了干群关系,老百姓现在对干部的工作比以前更理解、更支持了。”该镇纪委书记表示。

二、优化财务流程,规范资金管理

在白驹镇农业农村局,每月例行村级账务报账审核已成为所有村(居)会计都遵循的惯例。坚持清单之外无权力,“小微权力”清单通过科学确权、规范用权、阳光晒权、从严控权,压缩了村组干部在资金使用、财务管理过程中任性妄为的空间,对优化农村财务管理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按照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中财务管理的要求,镇一级既要审核各类财务凭证使用是否规范,经济业务所附的发票、会议记录、合同和资金拨付审批表等是否齐全,又要审核收支内容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小微权力’清单就像个透明的框子,村里各项收支业务都在这个框子里审核、入账,会计业务按照流程逐项逐级进行,老百姓看得清楚,干部做事也更有底气了。”白驹镇纪委书记表示。

“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理顺了财务审批流程,明确了村组干部权限,分级审批更加透明化、科学化。“每季度一次的财务收支情况和附件明细的公开,让‘账务说不清、理不顺’的情况销声匿迹。尤其是老百姓对杂工类支出有疑问时,到村里查账,有根有据、清晰明了,真可谓‘还干部清白,让百姓明白’。”镇财务辅导员吴晓霞欣喜地介绍“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出台后带来的变化。

三、强化“三资”监管,干部阳光用权

结合“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该区充分运用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强化实时监控预警,抓实“三资”管理。区、镇两级明确平台监管人员45名,强化监管责任,对平台预警系统出现的预警信息,及时查明原因,逐一“销号”处置。构筑起了“数据全面导入、项目全程跟踪、实时监控预警、迅速整改落实”的动态监督体系,有力地推动“三资”监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变。

自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文件出台以来,全区218个村(居)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经济合同、财务核算等数据资料全部录入系统,所有原始凭证拍照上传,开通区、镇、村三级门户网站,及时推送更新工作动态、村务公开等栏目内容,有效保证了监管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上传更新网站信息共4.77万条,处置各类预警信息共4.08万条。

“在预警模块中,全区15个镇(街道、区)的预警信息总数、已处置数、未处置数,以及红、黄、绿三个等级的预警信息所占比例等信息一目了然。”大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小微权力”清单以制度化管理模式预防基层微腐败,打通了对农村执纪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充分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用制度规范和监督“小微权力”,清单之外无权力,大丰“清廉乡村”建设将越来越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