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铸在百姓心坎的“廉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杨燕芬 时间:2017-03-15 15:15:45 点击: 【字体:

(1578-1636),字实甫,号鹤台,福建省龙溪人(今漳州)。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等职,拜为东阁大学士,人们尊称为“林阁老”。

  一

  明熹宗天启年间,林任国子监国子司业,后升为国子祭酒,办事公正,自奉清廉,教导有方。当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权。那时国子监里有个陆万龄为巴结阉党,要在太学边建立魏忠贤生祠,林果敢提出反对意见。当陆万龄一伙将凑集建祠资金的簿册启事送到林面前,强迫林倡导捐献时,正直的林气愤之下,“授笔涂抹”。林因此得罪了他们,自知难以在京城存身,当天晚上,便把自己的乌纱帽挂在棂星门上,“即夕挂冠棂星门径归”,收拾行装连夜离开了京城。

  连夜返漳,但老家是无法居住了,林来到了古楼社,建造了一座四方弧角的两层土楼。至今,在楼的正门有两块石碑,林故居和“阁老楼”几个字赫然在目,石碑后的保护碑文载:阁老楼为明代东阁大学士林故居,因忤魏忠贤,称病弃官,避居于此。

  当林居住于古楼期间,黄道周也因为躲避魏党势炎而归里隐逸,相似的遭遇,志同道合的他们结为知己。黄道周爱慕林的学问和为人,经常上门拜访,议论时事,秉烛夜谈,彻夜不眠。当地县志记载:“时林自龙溪移寓邑之中埔,道周尝数四往来其家,谈论古今时事,夜不寝。”天启四年(1624),名满天下的旅行家徐霞客为母亲作八十大寿,得知林在古楼社,欣喜异常,便专程前往拜访,同时为其母王孺人《秋圃晨机图》向林索诗求字,留下了一道雅致飘逸的风景。

  “前人何修祗此淡泊宁静中正和平八字,今日所务实惟勤俭恭恕睦姻孝友二言。”这座经历了300多年岁月风雨的阁老楼前,当年大儒们慷慨激昂、谈诗论字的情形恍惚光影般闪现。它虽已历经沧桑,却依然蔚然壮观,传达着林耿直的秉性和关心民生社稷桑梓的情怀。

  二

  林在朝为官清廉忠直,对家乡的建设也十分重视。

  万历四十五年(1617),林在朝任官的第二年,家乡漳州府一带发生夏洪冲毁水圳,淹没田园。灾后颗粒无收,土地荒芜,失业之民流离转徙四方。当地官员发动百姓兴修宝林水利,事成之日,林应约为之题写《宝林水利碑记》,对宝林水利的兴修,以及兴修后的收益,给予高度的评价。

  辞官回到家乡龙溪后,林钓鱼,夫人织布,清贫度日,两袖清风。此时的林依然生性耿直,风骨铮铮。他的家乡洞口社处于九龙江边,常有水灾之害,为此林倡议家乡百姓兴修水利、筑坝引渠。

  天启年间(1621-1627),海上武装集团常勾结强盗倭寇入侵海澄、龙溪、漳州以东一带。地方上人士对林说,若在歧山与鹤鸣山之间的万松岭上筑一关城,那么,漳城及东郊即可不受侵扰。林虽是隐居乡里,还处于逆境中,但此时的林表现出了一种勇气,一种担当。站在爱国爱民爱乡的立场上,林毅然挺身而出,带领当时的地方官员和乡绅,修建了关隘及镇门两炮台。此处关城,两山夹峙,雄伟坚实,巍然威镇隘塞,古人形容为“麟蹲凤翔,襟带川原”。关上城墙,全部用工整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砌成,城高25米,宽7米,全长100米,上有炮门三眼,其堞高可见海。关隘建成之日,林还为此撰写了《施公新筑万松关碑记》,碑石至今尚存,已被列为保护文物。高大的城门关上,嵌着一块青石横匾,镌有林亲手题写的“天宝维垣”四个楷书大字,雄浑有力。想当年据守此关者居高临下,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势。

  如今,万松关在云洞岩与江东桥风景区之间,与名胜云洞岩和宋代古建筑江东桥联成一线,成为该风景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旅游者沿着漳州府赴省进京古道,徒步越过云洞岩,即可到达万松关。万松关下数百米,即是江东桥。名山、古关、旧桥联成一气,相映成趣。世人登临万松关,或为郊游,或为怀古,或为考证,目的不一,而每一次的前往都应对这位澹泊中正林阁老的敬仰更增进一层。

  三

  纵观林的一生,政声卓著,生性耿直,为人做官更是中正、爱民、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始至终廉洁奉公、不立门户,深受百姓的爱戴。

  崇祯元年(1628),林官复原职。风骨铮铮、廉洁自守的林十分为朝廷赏识,继而升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崇祯九年(1636),朝廷选官,召林对答问题,林陈述了“用人,理财,清寇,宁边”四策。他的精辟论证和精明能干,深得器重,拜为东阁大学士,被尊称为“林阁老”,入阁参与研究军国大事。

  复官三年,适逢郑芝龙与朝廷商谈招抚事宜,林曾从中给予帮助。是年,林五十大寿,郑芝龙派人奉上千金作为寿礼,以表示谢意。一向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林婉转推辞,并回信说:“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为利,非君子也。”郑芝龙见信后也为林的冲淡和平、廉介自守所叹服。

  崇祯九年(1636)去世时,朝廷念他一生廉洁奉公,御书赐予“澹泊宁静、中正和平”八个大字。他为官清廉,办事公正,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名闻于世。

  古往今来,有多少像林这样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居以及遗物等所承载的清廉故事在世人心中筑起一座又一座仰之弥高的精神高地,并将代代相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