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水清沙自洁——从清代名臣阮元看乡贤文化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曹永森 时间:2017-08-29 15:23:57 点击: 【字体:

    “乡贤”一词起源于东汉,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德行高尚、才学 众,在本乡本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乡贤最显著的标志。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许许多多受人尊敬的乡贤,造就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乡贤文化。阮元作为扬州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乡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对阮元进行了历史的、学术的、教育的研究。现在从乡贤文化的角度解读,能更进一步拓展并加深世人对阮元的了解和认知,探讨其风范对后世的影响和当代的价值,丰富其思想内涵。  

  一  

  阮元,籍贯江苏扬州,是一位集“政事、学绩、要位”于一体的重要人物,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先后任浙江、河南、江西三省巡抚,湖广、两广、云贵三地总督。有学者将其一生概括为“九省疆吏、三朝元老、一代名儒”。  

  对于今人来说,研究历史人物,既要看到他的博学多才,更要看到他如何治政理事;既要看到他的伟者风范,更要看到他的嘉言懿行;既要看到他的大德厚望,更要看到他的知行合一。以阮元为代表的乡贤文化,留给后世的有三个价值判断:一是为官从政秉持“力持大体”;二是研经治学注重“经世致用”;三是为人处世做到“明白老实”。  

  阮元政绩非凡,是清朝中后期社会改革的先行者。他为官从政“力持大体”,知人善任,以严驭下,兴利除弊,用自己的嘉言懿行促进社会改革。  

  在教育和人才选拔上,阮元主张因人施教,重在实用。他曾两任学政,两任会试副主考,惜才爱士,“一时朴学高材,收罗殆尽”。每到一处,阮元都极为关心教育——在浙江创办“诂经精舍”,在广东创办“学海堂”——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在用人上,阮元主张“良医务蓄珍药,而君子务树善人”,既唯才是举,又唯贤是举,不拘一格,知人善任。尤其是注重擢拔下层人士,并把他们派到关键岗位,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在吏治和行政管理上,阮元力行“以严驭下”“以宽恤商”,每到一处就任,首要之事就是“兴利除弊,扶助农商”。阮元认为:吏治,重在管理和监督。凡治漕盐、治灾赈、治仓储、治水利等,无不精心管理,严厉督查。阮元告诫下属:“眼前皆赤子,头上是青天。”凡要求下属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垂范。由于带头崇俭黜奢,屏除浮费,在他执政的浙江、广东等地,政令宽简,吏治大为改观。  

  在民生和外交军事上,阮元强调“圣贤之道,无非实践”。他为官从政长达半个世纪,每遇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变故,他总是以力持大体的胸襟,关心民瘼,以仁施政,以惠爱为要务。阮元长期担任封疆大吏,主持军事、外交事务,他善于洞察形势,“多镇以威,未便全绥以德”,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剿灭了猖獗于东南沿海数十年的海盗。阮元还是中国督抚大员中以实际行动查禁英商鸦片的第一人。在两广、在云贵,他善于恩威并重,为我所用,有效地捍卫了国家利益和祖国疆界。  

  二  

  阮元是清代中晚期的学术泰斗和文化巨匠。他为政崇学,注重“经世致用”,以弘扬文化为己任,活跃学术氛围,促进社会发展。  

  阮元是身为高官而不废学问的通儒。他历乾、嘉、道三朝,主持学界风会五十余年,被学界尊为泰山,士林誉为北斗。阮元每到一地,以启迪学风、弘扬文化为要务。特别是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持门户之见,对各种学术探讨,均采用“兼采”和“持平”的立场,使得不同学派、不同流派的学人、都能在一个宽松、容变的学术空间里开展讨论和辩难。他的“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活跃了清代中晚期的学术氛围,推动了学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阮元自己也是学识广博、造诣精深的大家。他为官从政之余,编著了《宛委别藏》《 经室集》《经籍 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清经解》《畴人传》等多部著作。他的治学特点是,学有本原,博瞻通贯,穷极隐微,有所发明。尤其是他“推明古训”“实事求是”的学术追求,使得他在书法上提出“南帖北碑”说,在科技上编撰了《畴人传》。直至今日,阮元的建树,仍然对书法创作和科技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乾嘉年间,在阮元的倡导下,焦循、汪中、凌廷堪、王念孙、王引之、刘文淇等一大批扬州本土的学者,致力于训诂、天文、历算、戏曲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创了“扬州学派”。清代学术,肇始于惠栋为领袖的吴派,得其专;昌盛于戴震为领袖的皖派,得其精;宏大于阮元为领袖的扬派,得其通。阮元的引领,使得扬派承启于吴派、皖派,接力而行,鼎足而立。扬州学派成为乾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并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阮元功勋卓著。  

  三  

  作为名冠当世的朝廷重臣,阮元一生为人处世“明白老实”,为国尽心,为民尽力。  

  阮元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衰落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加深。阮元的一生都是“沉其气,正其志,直其体”。处理众多的重大事件时,他既革故鼎新,匡时济世,又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他用自己毕生的言行实践了他所提倡的“正理求仁”。正是因为这一点,乾隆帝夸奖他“人明白老实”,嘉庆帝褒赞他“有守有为、清俭持躬”,乡村民众虔诚供奉他的“长生牌位”,文人学士赋诗颂扬他是“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  

  阮元的一生的确是“明白老实”。他的“明白”,是世事的洞明;他的“老实”,是崇高的境界。阮元既为高官,又能博学,正是基于他的“明白”和“老实”。阮元把做官与做学问结为一体,对待做官,像做学问那样严谨缜密;对待学问,像做官那样经世致用。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扬州地方史上出现了一位乡贤,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位大家。  

  乡贤文化是扎根家乡的母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贴近百姓,贴近青年。乡贤的嘉言懿行载于史册,流传于民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引导着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资源。今人研究和学习阮元,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在纪念这位乡贤的同时,学习他的为政之本,为文之道和为人之德,宣传他的为国尽心、为民尽力的高尚精神。  

  阮元曾经写过一副对联:“铁石梅花清气概,山川香草自风流。”乡贤的嘉言懿行就像扎根于乡土的“山川香草”,必定会世世代代地“风流”下去,垂范乡里,涵育乡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