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爱钱 武不惜死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够太平,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文武之臣,只有尽职尽责地履行使命,国家才会安定,人民才能安康。从自身素养来看,文臣、武臣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文臣有军事才能,武臣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比如,春秋时期由士大夫统领军事,晋代的杜预看似文弱书生,却能统帅几十万的军队;光武中兴二十八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岳飞平日更像一位儒者。因此,治理一方则称文臣,保家卫国则为武臣。“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味“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它强调的是官员的角色使命和道义内涵。
《列子·说符》讲了“齐人攫金”的故事:有个齐国人,一心想要金子,于是就直奔卖金之所,抓起金子就跑,后被小吏捕得。小吏质问道:“众目睽睽之下,为何敢拿别人的金子?”齐人回答说:“拿金子的时候,满眼只有金子,不曾见有人在。”对于普通人而言,对财物的渴望会令其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而一些官员也不免如此,如西晋的和峤就“颇聚敛……有钱癖”。聚敛了足够多的钱财,必然会注重物质享受,过起奢侈的生活来。西晋何曾就说:“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当时的士大夫攀比的多是谁出手更为阔绰,而非治国安邦的才能和品行。心系于钱财,就会把身上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为国为民也就无从谈起。
文臣不爱钱,就能够持守清廉之道、高尚之操,非自己所应得,一介不取,更不会与民争利。各级官员都应该去做符合仁义的事情,给民众树立廉洁的高大形象,从而积极地影响他们,使其也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而这才是各级官员应该做的。若与民争利,则会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利益不能均布,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宋的范仲淹曾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四方游学之士,以至于自己的孩子易衣而出。范仲淹却泰然处之,每当谈论天下之事,便慷慨激昂、奋不顾身。一时间,士大夫矫正磨砺、崇尚气节。范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幼时贫穷,后来虽然尊贵了,非招待宾客不重肉,妻儿的衣服食物仅能自足。他乐善好施,设立义庄,以赡养族人中的乏食者;泛爱乐善,士大夫多出其门下,即使是里巷之人,皆能知道他的名字。去世之日,四方的人知道后,皆哀叹不已, 邠 、庆二州之民,皆画像立生祠事之。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祈祷祝福三日才离开。为国为民的清官廉吏历代比比皆是,他们无论官职大小,均能很好地履行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所以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
武臣不惜死,就会心存民族大义,不注重物质享受,在国家需要时,勇敢地奔赴战场,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汉代霍去病立下了赫赫战功,汉武帝要给他营造高大气派的房舍,他却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马援六十多岁了,还表示自己身体尚可,有能力为国效力,表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南宋岳飞抗金有功,朝廷要给他在杭州建一处大宅子。岳飞辞谢曰:“敌未灭,何以家为?”这些豪言壮语,皆表达了武臣们的赤胆丹心。如果注重财富和享受,只有匹夫之勇,只为一己之身考虑,心中没有浩然之气,怎能感召千军?又怎能捍难御侮?
“学而优则仕”,“学”有“觉悟”之义。有了大的、充分的觉悟之后,才有资格为官。这种觉悟是指对百姓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有担当的官员能够从国家和民族的大视角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具有“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坚定信念,能够起到移风易俗的建设性作用。他们所珍视的是道义,而对不合道义的“副产品”不爱不惜;他们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而非高高在上;他们为民造福,而非与民争利;他们是民众的表率、国家的栋梁,而非民众的敌人和国家的蛀虫;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比其他群体更为清楚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天工人其代之”,还要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民俱尔瞻”。总之,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并不苛刻,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已将此牢记于心,并且在实践中能够履行自身的使命,成就一番泽流后世的事业。
“钱财不爱,死难不惜”,是讲一个国家的文韬武略、文武并用的长久之道。文以化民则民安,武以威敌则疆定。民安疆定,国家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纵观历史,中国的繁荣与富强往往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反之,中国不但不能发展,还会在经济和文化上出现大幅的倒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往往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走向和命运,若文臣爱钱、武臣惜死,则失其为官之道,推脱了自身应承担的职责,由坚实的支柱变成了朽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为黑暗的时代,皆由此引致。
循吏、良将,都是建设美好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他们既仁且智、既忠且义,所以能以其崇高的精神来感召后人。有了他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具有无比深厚的软实力,中华民族才具有拨乱反正的智慧和勇气。“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诠释了使命和担当的真正含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