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视民事如己事
1956年,昆曲《十五贯》在北京上演后,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并被积极推荐观看,使得况钟这位在苏州享有“包龙图再世”之名的清官顿时享誉全国,这一出戏救活了昆曲这个剧种。
朱素臣的剧作《十五贯》讲的是围绕十五贯钱发生的命案,着力塑造了苏州知府况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形象。他体恤民情民意,办案机智、严谨。通过明察暗访,况钟发现杀人凶手娄阿鼠的破绽,继而又乔装改扮成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澄清案件的黑白是非,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为蒙冤者平反昭雪。
据晚清著名学者俞樾《春在堂随笔》的考证,《十五贯》的故事“事在南宋,非明时也。疑自宋传有‘十五贯’冤案,后人改易其本末,附会作况太守事。《十五贯》系本朝吴县朱素臣作,去况远矣”。由明代苏州人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中就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事情发生在南宋,这样的案件当然不可能由况钟来破。
或许是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况钟在担任苏州知府十三年的任期内,以民生为己任,“清风两袖,不带寸棉”,在苏州百姓中的口碑极佳,于是,剧作家便借用了这个故事,以艺术虚构的方式来塑造况钟这位清官的形象,以彰显民情民意。这正是冯梦龙所说的“理真事赝”了。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况钟确实愿意、也善于为民断案。他对于“一切民情政务”,都做到“细心忖度,务求至当”。他始终怀揣着敬畏与谨慎之心,“深惧检察未周,陷于罪戾,上以辜负君恩,下以招小民嗟怨”。到任苏州后,况钟几乎每天都在各县轮流处理县事,不到一年,勘问过的各色轻重囚犯就多达一千五百二十多名。
况钟出生于江西靖安的一个贫寒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秉心方直,律己严明,习知礼仪,处事明敏。步入仕途后,因勤谨清廉,博学干练,深得朝廷器重,生平获朝廷三十一次奖赐。
宣德五年(1430年),况钟受命前往当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府——苏州,担任知府。临行前,朝廷关照他:“千里之民,安危皆系于尔,必使其衣食有资,礼义有教。”同时,还要求他注意体恤百姓之疾苦,“均其徭役,兴利除弊,一顺民情”。由此可见,况钟是多受朝廷倚重。
在苏州的十三年时间内,况钟恪守旨意,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视国事如家事,视民事如己事”,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积困已久的苏州“岁丰稔,家给人足”,社会安定,几无刑讼案件,尽现太平繁华景象。
初到苏州,况钟清醒地认识到:“法不应则吏奸难除,而民终不得蒙其利。”所以,他下车伊始,就着手解决吏治问题。据《明史·况钟传》记载,况钟初到苏州府衙处理公务,衙门里的群吏环立堂上,请知府大人下判牒,暗地里在察言观色,看新上任的知府如何行事。况钟假装不明白,左右顾盼,四下询问,唯以衙吏的意见和主张而处置。衙吏暗中大喜,私下里纷纷传言:“太守暗,易欺。”不料,三天过后,况钟把衙吏召集起来,对他们严厉地说:“先前有某事应该办,你们却阻止我;某件事不应该做,你们强逼我去做。你们这群人在衙门中摇摇笔杆子,动动嘴皮子,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已久。按律处置,罪当死。”说完,当场诛杀几个贪虐不法之甚者,以儆效尤。其他人等,统统被训斥了一遍。一府大震,自此之后,苏州府中所有的官员、衙吏皆奉公守法。
此后,况钟在一次次的微服私访中,发现了不少碌碌无为和贪赃枉法的官员,连续弹劾罢免了经历司知事孙福、长洲县知县汪仕铭、常熟县知县刘正言、吴江县知县张肃、昆山县知县任豫、长洲县典史薛孟真等十多人。最终在苏州形成了“庶使奸贪无侥幸之门,正人有激扬之志”的风气。
苏作工艺素来就名闻天下,所以,明代以来,皇家派遣太监到苏州来采办各种织物、器物也就极为频繁,《明史·况钟传》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说:“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那些打着皇家旗号的太监,来到苏州“人人思饱囊橐而去”,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借机敛财,贪赃枉法,“郡佐以下,动遭笞缚”。面对来自宫中的这些太监,况钟毫无惧色,和这种恶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上奏朝廷,力陈此弊,最终使苏州地区太监扰民的现象基本平息。《明史·况钟传》记载说,只要况钟在苏州,这些人就“敛迹不敢肆”,即便是上级官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这也就有了后来苏州地方志中这样的记载:“况公之时十余年间,未尝罹内官之患。”
况钟还多次向朝廷上疏,力争减省苏州的重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朝廷多次赦免了苏州名目繁多的不合理赋税,最后,每年“减省一百五六十万之数,俱为永制”,这些无疑大大地减轻了苏州百姓的经济负担,也为苏州经济的再度繁荣兴盛创造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对于这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苏州人是心怀感恩的。况钟在苏州时,曾因为丁忧而离开,“郡民诣阙乞留”。丁忧期满后,况钟复任苏州。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况钟任苏州知府九年,秩满当迁,要到京城述职,并接受吏部的考绩。在况钟离开苏州的时候,苏州百姓恋恋不舍,郡民二万余人,纷纷上书,乞求让况钟留任苏州府。在此情景之下,况钟写下“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以明心迹。
在京城考绩中,朝廷为彰表况钟的清正廉明,诏进授正三品俸禄,并让他继续担任苏州知府。当况钟再次返回苏州时,苏州人民喜悦无比,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太守不回,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
在夙兴夜寐的辛劳中,一代廉吏况钟于正统七年岁末(1443年初)死于苏州知府任上。
况青天的去世,让苏州城中的百姓哀痛不已,在地方志和史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郡民纷纷罢市歇业,下属七个县邑的士绅百姓都前往祭奠,如哭私亲,就连附近的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之民,前来吊唁的也络绎不绝。次年,当况钟的灵柩从苏州运回江西老家时,苏州老百姓“倾城出送,白衣冠两岸夹舟,奠别出苏之境,略不断绝”。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为了纪念这位青天,苏州府以及所属七县都为况钟建祠堂,作为永久的纪念。在苏州城内的西美巷,况公祠至今依然巍然屹立。而从文庙内的《苏郡太守况公像赞碑》上,我们还可以一睹况公的风采,碑上的赞语更为全面地诠释、概括了况公的人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