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不欺”二字,当终生行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8-11-06 09:00:19 点击: 【字体:

据宋人邵伯温《闻见前录》记载:贾黯考中状元回邓州,曾拜见范仲淹,请教为官之道。范仲淹将自己从政为官的实践经历提炼出“不欺”二字送给贾黯,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贾黯“遂终身佩服践行”,成为一位敢于直谏的良吏,他常感慨:“吾得于范文正公者,平生用之不尽也。”

  实际上,在古人中并不乏有关“不欺”思想与理念方面的论述。唐代贾岛在诗《不欺》中写道:“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北宋张咏在《三不欺箴》中自勉:“上不敢欺君,下不敢欺民,中不敢欺心。”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谈到治国之道时言:“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不欺”不仅是古代诸多文人、士大夫秉持的道德操守,也是今天从政者所应当谨记的为政箴言。

  “不欺”当以忠诚为本。史载,明成祖朱棣某日传召杨士奇,并递给他一张礼单。礼单是广东布政使徐奇送给朝中大臣礼品的名单。成祖本来就对地方官员给朝官送礼之风甚为不满,看过礼单之后,发现他所信任的几位重臣,都赫然在列,唯独没有杨士奇。成祖满怀嘉许地问道:“上面有许多大臣的名字,为何独不见你的名字呢?”试想,如果一般人遇到此事,肯定将其视为一个千载难逢表白自己的良机。然而,杨士奇却没有一点惊喜之色,他平静地回答道:“臣受命赴广东时,群臣都曾作诗文馈赠徐奇,为了答谢,徐奇才赠送了这些藤席。因为当时臣有病,未曾作诗文,故此次没有收到馈赠,不然的话,也难以幸免。”杨士奇的回答,让成祖深感意外的同时,也被他的忠诚、诚实的品质所折服。无独有偶,宋仁宗时,谏官曾多次进言,说陈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却认为“执中不欺朕耳”。可见,忠诚敦厚是人之根基。人有一诚,往往胜过乖巧变通。

  “不欺”当以诚信立身。《资治通鉴》记载了战国时期魏文侯守信赴约的故事。这天,魏文侯与群臣开怀畅饮,天上却下起雨来。左右的臣子问他:“今天喝酒喝得正兴起,天又下雨,您还要跟虞人一起去打猎吗?”魏文侯说:“我跟虞人约好了,虽然玩得高兴,怎能不去赴约呢?”于是冒雨赴约。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从政者更要取信于民,诚信为民,如果不讲信誉,就无法让百姓诚服。

  “不欺”当以自省立德。清代名臣曾国藩三十岁之前也是“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此后,他逐渐认识到自身不足,开始反省修身。为了改正缺点,他立下“三戒”,并将自己的缺点写在日记里,记在家书中,公之于亲人、朋友,接受批评和监督,自己常常“为之悚然汗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这种反省自勉的品格坚持了一生。“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只有多自省,不自欺,才能不断地克服贪嗔之念,抑制非分之想,补正不足之处,改正逾规之举。

  然而现实中,却有部分党员干部对上欺骗组织,对下欺骗百姓,对内欺骗自己。有的在档案、个人事项报告上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有的搞“假清廉、真贪腐”那一套,甘当“双面人”;有的愚弄、欺骗百姓,对上级颁发的惠民政策隐瞒不宣,承诺百姓的事情不予兑现;有的自欺欺人,只看到自身的优点,不反省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永远生活在“自我良好”的梦幻之中……打破“不欺”底线的结局,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欺”二字,当终生行之。党员干部要始终践行“不欺上、不欺民、不欺己”的信念和追求,忠诚为国,以民为本,诚实守信,反省修身。唯有如此,方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