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江:一江清水养忠廉
赛江,古称长溪,发源于浙江,是闽东第一大河,也因长而得名。长溪水系由若干段落和支流组成,其主要部分在福安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唐元和八年(813年)编修的《元和郡县图志》,对这条河流有了最早的描述:“长溪,在县南四十五里,流入大海。”
赛江是闽东的母亲河,她养育了许多忠廉之士。清光绪十年版《福安县志》载:“福安入仕者多以抗直辞旧,宦囊纤薄,盖亦薛令之遗风也。”一语道出福安仕者走向。
开闽进士传清廉
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廉村,原名石矶津,位于赛江上游白云山麓、穆水之畔的福安市溪潭镇,它不但是一个在中国东南乡间罕见的古城堡,还是皇帝以“廉”敕封的村落。
《八闽通志》载:薛令之,字君珍,号明月,长溪廉村人,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乃福建第一个进士。唐开元中期,薛令之被授左补阙之职,并与贺知章同为太子侍讲。
薛令之成为开闽第一进士,与他的苦读是分不开的。在距廉村10公里外的山间,是薛令之读书的地方——灵谷草堂。青少年的薛令之就在草堂内日夜苦读,因他家贫,村民还常常取笑爱读书的薛令之“不务正业”。据说有一天,一个农夫上山垦种,看到薛令之在读书,又笑话了他。不久后,薛令之就写下了一首《灵岩诗》。在诗中,薛令之抒写了白云做伴、春日垂钓的美妙的“苦读时光”,同时也道出“家贫耽学人争笑”的无奈心情,更直抒自己远大的抱负:“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薛令之为官后清正廉洁,在任期间始终恪尽其职,保持自己的清廉名誉和操守。辞官返乡时,薛令之囊无积蓄,两袖清风。回乡后仍然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生活。去世时,竟家徒四壁,什么财产都没有,只给子孙后代及村邻亲友留下了二十个字:父言慈,子言孝,家声永振;书可读,田可耕,世业悠存。
唐玄宗在薛令之辞官告老还乡不久后,想到薛令之在朝多年,为官清廉,并且教诲太子有恩,又听说他一直清贫过日,便下诏石矶津所在邑地长溪县衙特别照顾,多给薛令之几百亩田地的租金为岁赋,但薛令之却只按标准拿岁赋,一点都不多取。至德元年(756年),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翌年九月,回到京都长安后的李亨,思及与薛令之的师生情谊欲召其入朝,但在此前数月,薛令之已卒。于是肃宗嘉叹其廉,“敕命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岭为‘廉岭’”。因此,“苜蓿廉臣”名垂千古。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今已无存。《全唐诗》仅录其《自悼》和《灵岩寺》二诗,《高岑三廉薛氏族谱》录其诗五首。明清读书人童年必读的启蒙课本《幼学琼林》中的“桃李在公门,称人子弟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更是旧时人熟知的名句,由此可见薛令之清廉品德对中国读书人深而久远的影响。
满腔正气爱国情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谢翱的一首《西台哭所思》尽显民族气节。
谢翱,字皋羽,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宋淳祐九年(1249年)出生于闽东穆阳樟南坂,宋末抗元志士,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咸淳年间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德佑二年(1276年),这位忧患余生的爱国青年当知悉文天祥在南剑州(今南平市)建立都督府,遂变卖家产,募乡勇数百前往投效,任谘议参军等职,跟随文公转战漳、梅、赣诸州。在文天祥兵败后,谢翱携带文公生前赠送的玉带生砚,一度隐于广东潮阳、福建浦城、浙东永嘉一带。
由于幼年受良好家教,再加上熟读历史上忠诚英烈之传记文章,谢翱从小就有落拓不羁的个性与坚贞的民族气节。宋咸淳元年(1265年),谢翱赴临安参加进士科考虽然不中,但他所作《宋祖铙歌鼓吹曲》12篇和《宋骑吹曲》10篇,被太常寺采作朝廷乐曲,元代文学家吴莱称赞其诗“文句炫煌,音韵雄壮”,可与柳宗元媲美。
至元十九年(1282年),谢翱听到文天祥被害于燕京柴市的消息,无比悲愤,常独自行游于浙水之东,见到与文天祥握别时相似的景物,便徘徊顾盼,失声恸哭。为此登严子陵钓台,设文天祥牌位于荒亭隅,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词曰:“魂朝往兮何极,暮来归兮关水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亡国之痛溢于言表,歌罢竹石俱碎。著名的散文《登西台恸哭记》等诗文,都是这个时期哀悼故国和亡友的泣血吞声之作。元贞元年(1295年),谢翱寓居杭州西湖,后因肺疾复发客死他乡。其友方凤、吴思齐等人遵其嘱,将谢翱葬于严子陵钓台南,并在墓前修建“许剑亭”。
谢翱诗、文、词俱工,而诗的成就尤为突出。其诗重苦思锤炼,既屈蟠沉郁又激越雄迈,善于曲折达意,时造新境。许多诗作真实地再现当时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归来多雨臼生鱼,穴虫祝子满户枢”;描述沦为遗民的凄苦,“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抒发对文天祥死难的深沉哀思,“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直陈雪耻复国的心志:“鞭尸仇未报,函首捷终驰”……其诗作深刻反映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重大的政治时事,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谢翱逝世后,与薛令之、郑虎臣等被奉为福安“三贤”,至今人们还深深地感念他的“西台恸哭”和爱国主义情怀。
舍身护民节气高
“万壑通幽处,悬岩斗水开。断云随鸟云,飞瀑卷山来。难劝雷霆静,惟闻风雨哀。遐心思穴石,满种一峰梅”,每每读到此诗,福安人都会感念这位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刘中藻。
刘中藻,福安县苏阳村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生。刘中藻10岁丧父,寄居彭洋舅家。15岁,娶穆阳缪氏女为妻,后由恩贡入太学;崇祯六年(1633年),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任福建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及第。授官行人司行人,奉诏犒劳辽东将士,又领旨册封代藩。崇祯十七年三月返京复命时,李自成义军已据北京,刘中藻被捕,后趁乱逃回福安,隐居彭洋,辟九潭,筑石莲山房,读书著文度日。他身在山野,心忧故朝,每谈到清兵入关,声泪俱下。
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即位福州,经户部尚书何楷和阁臣黄道周等举荐。受唐王召见,中藻慷慨陈述恢复大计,唐王大喜,当即授与兵部给事中。颁给库银500两,令其统领义勇,出关拒清。
不久,唐王升刘中藻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金华、衢(辖境相当于今衢县、常山、江山、开化四县地)。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唐王汀州战败,被俘身死,刘中藻改事鲁王,跋涉浙南山区,聚部卒万余人,克复庆元、泰顺、寿宁、福安、宁德、古田、罗源七县。鲁王晋封中藻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在南明文臣中,通晓军事者首推刘中藻。他善抚慰、激励将士,士卒多来自少数民族,勇敢善战,所部成为抗清劲旅。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刘中藻移师驻守福安县城。清总督陈锦率兵10万围剿,久攻不下,便在城外挖沟、树栅,团团围困。此后4月间,刘中藻团结全城军民,为保这一块明朝残疆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击退了清军多次攻城,其间清廷曾多次以高官厚禄诱降于他,都被拒绝。为要挟其投降,清军将刘中藻长子捕获囚禁,闻此消息,刘中藻虽然心疼儿子,却仍凛然回复:“我岂以千秋易一子!”
奋力抵抗4个月后,在内无食粮、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刘中藻知道此战已经回天无力了。恐决战后,清军屠城,累及满城百姓,刘中藻思虑良久,决定以自身的一死来保住福安城十余万的民众。因而举册籍,开列府库钱粮数额清单,致信陈锦,示决死之志,并呼吁清军不要屠戮无辜百姓。将此类事项逐一交代清楚后,刘中藻悬挂明高祖的画像于中堂上,穿上明朝衣冠,叩头哭诉:“臣力已经耗尽,这一块残破的疆土,眼看就要沦入清人之手,我只一死来报列帝在天之灵了。”据清朝版《福安县志》记载,刘中藻是吞金屑自杀,在刘氏族谱中有载,刘中藻两次服毒,都没有死,最后自缢身亡。家人按其生前嘱咐,为他穿上明朝衣冠,坐于中堂上,以示他的一片忠心。
刘中藻死后,清军入城,果然无犯城中民众,福安民众躲过了一场浩劫。
刘中藻的民族气节也影响了他周遭人。相传刘中藻的部下,有9700人与他一同自杀。而刘中藻的儿子刘思沛被囚在浦城,刘中藻死后,清兵有意想放过这个忠烈之后,遂故意问其:“你是否不是刘中藻的亲生儿子?”授意其否认为刘中藻亲生儿子,则可放其出狱。刘思沛却不愿苟且偷生:“父为国尽忠,子当为父尽孝。怎么能因为贪生而不认父亲?”此后,也自杀身亡。
刘中藻坚持气节,不屈死难,终年45岁。墓葬于苏阳青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进士、内阁中书邑人吴瑞焉,为其撰墓志铭。
赛江,闽东的母亲河,这一江清水从古至今,不仅滋养着众多忠勇廉明之士,也将继续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福安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