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戴叔伦: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2-28 10:15:17 点击: 【字体: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今江苏金坛县)。他的远祖戴逯(又作戴遁,字安丘)是《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中的戴逵(字安道)的兄弟。戴逯骁勇善战,显赫有功,官至大司农。同书中“栖逸”中录有,谢安对隐居的戴安道说,“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戴叔伦可谓结合了戴安丘、戴安道二人的志向,既追求定国安邦,又崇尚隐逸。他的一生亦以此为实践。

戴叔伦生于开元二十年(732),卒于贞元五年(789),得年五十八。他年轻时师从萧颖士学习。据考证,天宝八载(749)到至德元年(756),萧颖士被贬广陵参军,因母亲去世而“流播吴越”。戴叔伦师事萧颖士应该在这段时间内。萧颖士是南朝皇室遗族,天资聪颖,开元二十三年(735)十八岁时,考进士第一,名扬天下。他的从业门生众多,世称“萧夫子”。戴叔伦“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萧颖士对戴叔伦也分外器重,“拔公(戴叔伦)于诸坐之上,授以文史”。

至德二年(757),戴叔伦全家为了避永王李璘乱离开故乡,避难鄱阳(今江西波阳县)。安史之乱未波及江淮,但李璘叛乱及上元间刘展之乱、袁晁之乱对江南破坏极大。李璘败后,逃兵暴行乡间,戴叔伦一家作为当地官宦世家,在暴兵即来之际匆忙逃离,“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至于为何选鄱阳,有学者分析,当时颜真卿担任饶州刺史。萧颖士与颜真卿为挚友,戴叔伦的父亲可能也与颜真卿有交情,故举家投奔颜真卿。在饶州初期,戴家寄居荐福寺,故《饶州府志》中记录荐福寺内有“戴叔伦读书处”。

戴叔伦“温雅善举止”、“直清敦厚,博物通理,有大学之明诚,大雅之舒达,静如渊泉,动如莫干,不缁不磷”,待人诚恳,和任何相处都很真诚。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据学者考证,却未考取进士。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他生性恬淡、受家风影响,又养成了萧颖士不事权贵、耿介正直的品行,对干谒行卷不热衷,不慕名利,可能根本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否则天宝十二至十五载,萧门弟子元结、刘太真、独孤及等相继登第,戴叔伦的才华不在他们之下,如果参加考试,考中的机会会很大。

在江西五六年后,戴叔伦入京为官。他的为官获得了吏部尚书、盐铁转运使刘晏的推荐,但也可能还有颜真卿多年的举荐。刘晏以神童闻名,八岁时曾受过玄宗的召见,杨贵妃还将其抱在膝上,为其画眉、梳头。在刘晏的推荐下,大约在宝应元年(762),戴叔伦被任用为九品的秘书正字,在长安任职。次年升为八品下的国子监律学博士,一年后左迁司天台的某职。如是三迁后,去刘晏的转运府任职,计算赋税、盐铁利润,押运税赋等。

大历四年春,戴叔伦回朝后受到朝廷嘉奖。此后,被任命为八品监察御史,在湖南转运府任留后。留后是指节度使等正员入朝时,由亲近之人把持当地事务。戴叔伦被委以留后,说明深受刘晏的信赖和器重。之后,约建中元年(780),戴叔伦被任命为七品的东阳县令。他去东阳时,东阳经过了袁晁之乱和多起农民起义后,民不聊生、田野荒芜。上任伊始,他便“缓其赋”、“平其役”,“简以惠下,信以怀忘”,让人民休养生息、逃亡者返回家乡。他又提倡养蚕,号召种桑树;修水利,整顿堤塘。抑制豪强,对贼寇下重手。大兴贸易,鼓励货物流通,开办学校。他离开东阳县后,东阳百姓为立了去思碑作为歌颂。

因政绩卓著,戴叔伦秩满后被加授从六品的大理司职,后提升为正六品的侍御史。兴元元年(784),任四品的抚州刺史。在抚州时,“民岁争灌溉,为作均水法,俗便利之。耕饷岁广,狱无系囚。”一年后,德宗下诏书褒奖,加授金紫服,封谯县开国男爵。

贞元二年(786)秋,戴叔伦从抚州离任,回到江西。但到了年底,被以牒文召回抚州对事,澄清后已是贞元三年春天。返回江西后,当年秋天,戴叔伦归金坛。一年后,贞元四年七月十一日,敕命下,被任命为容州(今广西北流)刺史、经略使。去了容州后不久便病倒,次年六月亡故。戴叔伦因此又被称为“戴容州”。虽仅在容州数月,但也教化当地民众,所至称最。

贞元五年,德宗将正月初一设立为中和节。德宗赋《中和节诗》,赋诗后特遣御史将诗稿赐予戴叔伦,“世以为荣”。戴叔伦由于病重而上表辞官应在此后。辞官后,又被任命去夔州任职,戴叔伦由于病体坚辞,请求出家为道士。返家途中,在今广州与陆羽相遇,作《容州回逢陆三》,“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戴叔伦卒于途中的四川清远峡,次年归葬金坛。明代,金坛疏通河渠时,将其墓迁至高坡。县令张翰冲为其题写墓碑“诗伯夜台”。此碑现存于金坛政府与戴氏后裔共同兴建的戴叔伦纪念馆中。

戴叔伦一生为官清廉,“所到之邦,必刻金石”。政绩卓越之外,戴叔伦的诗作在唐代很受重视。他也有诗论传世,其中最有名的一则为:“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据说李商隐的名句“蓝田日暖玉生烟”便是幻化于此。可惜戴叔伦的作品在宋明时混入不少伪作,为后人带来甄别之累。宋代诗人戴复古是其后裔。戴复古继承了家族传统,视功名如粪土,一生不仕,浪迹天下,以写诗为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