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孝子之门出忠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9-05-07 10:31:50 点击: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吕氏春秋》在倡导为人忠孝时说:“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做人的根本,没有比孝更重要的。人臣孝敬父母,就会忠诚侍奉君王,清正为官,在危难时刻就能够挺身而出。北宋后期的刘安世就是这样一位忠孝之士,他少小好学,素有大志,在家对父母孝顺恭敬;在朝担任谏官深明大义,忠言无所顾忌,被时人称为“殿上虎”。苏轼曾赞叹说:“刘安世是真正顶天立地的铁汉,不是寻常人所能企及的。”

据《宋史·刘安世传》记载,刘安世曾考中进士,但没有去参选任官,而是跟从司马光学习,探询修身养性的要点。司马光真诚教导他,并要求他做人从不说假话开始。后来司马光入朝为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司马光去世后,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谁可任台谏,吕公著回答刘安世可以,刘安世便升为右正言。

刘安世仪表魁伟,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他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朝廷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让我任谏官。倘若我当了这个官,必须心明胆大,以身任职。如果有所触忤,祸患马上就会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严肃地说:“不能这样。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你父亲一生想做谏官而最终也没有如愿,而你有幸任此官职,应当献身国家。如果因得罪被流放,不管远近,我会跟随你去所去的地方。”

刘安世遵照母亲的教诲,接受了这个官职。他在职几年,正色而立,主持公道,敢于当面谏诤。有时皇上大怒,他就手持笏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平息,又上前力谏。侍臣在远处观看,哆嗦流汗,称刘安世为“殿上虎”,当时没有人不敬畏他。一次,权臣章惇因强买昆山农民的田地被罚金,刘安世说:“现在章惇父亲尚在,他却另外强买田产,绝灭义理,从轻处罚怎能表现出惩罚的意义?”章惇因此被罢官。

刘安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自己的老师司马光。他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都去世了,而他岿然独立在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当时宦官梁师成把持朝政,用权能定人的生死,但心中叹服刘安世的贤能,便找到一个曾在刘安世身边做事的小吏吴默,让他带一封信给刘安世,用封大官来引诱他。吴默也劝刘安世为子孙们多考虑些,但刘安世笑着回答说:“我如果要为子孙考虑,就不会是这样子了。我想努力做一个完美的人,好到九泉之下见我的先生司马光。”于是他退还了梁师成的信,不予理睬。

刘安世在家中居住时,从来没有懈怠的面容,即使坐了很久也不会侧身倚靠。他写字从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并且博学多才,能诗会文,与苏轼、苏辙兄弟结为好友,经常以文相会,以诗唱和。刘安世的诗句“同志不渝均管鲍,清风特立若夷齐”“多求唯恐心难满,扑破方知器易盈”,均为后人所传诵。

古有名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意思是说,贤能的人在家里对父母尽孝道,在朝堂就能够对君王尽忠心。只有在孝敬父母的那些子女们中间,才能找到忠于国家的人。刘安世“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其忠孝正直品行启示我们,一个人的良好道德首先是在家里养成的,之后,他的美德美名才会在后世广为流传。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立德的根本,我们修炼忠孝之德,特别应该追求一种孝的升华和孝的延伸,进而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尽大孝而行大义,立大志而成大事,做到爱家爱国相统一,让自己的家国情怀更好地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