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敬铭:清廉一生的“救时宰相”
清代阎敬铭,字丹初,号约盦(庵),陕西朝邑人,逝后清廷赠太子少保衔,谥“文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历任按察使、地方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职,有“救时宰相”之称。阎敬铭虽是国之重臣,为人却清廉耿介、方正质朴,“望之若老儒”,这些特质从他任职时的几件事中便可看出。
阎敬铭任山东巡抚时,以勤俭节约著称,曾经让他的夫人在衙署大堂后面纺线织布。每当下属来拜见,都能听到暖阁旁边传来吱吱呀呀的纺织声。某年冬天,他还向下属展示自己穿着的棉袄,骄傲地说:“这是我夫人自己织的布”,下属无不叹服。阎敬铭不仅自己穿着朴素,还喜欢看到别人穿着麻衣,对于穿着华丽的人,必定会大声呵斥。一时间,阎敬铭周围的人,都穿起了麻衣。
阎敬铭的饮食也非常简单,每顿饭都极为粗粝。有一次,阎敬铭招待某位新任的学政用餐,盘子里盛的都是粗劣的饭菜,中间放着一碟干烧饼,令人难以下咽。学政从头至尾都没动一筷子,最后在阎敬铭的盛情之下,勉强吃了半盂白饭。反之,阎敬铭却吃得津津有味。学政回来后对别人说:“这哪里是请客,简直是祭鬼。”
阎敬铭不仅在自己的吃穿用度上艰苦朴素,在政务上也厉行节俭。光绪八年(1882年),阎敬铭官拜户部尚书。一身布衣、一辆破旧的马车、几口简陋的木箱子,阎敬铭就这样进京赴任。接管户部后,阎敬铭大刀阔斧,整顿部务,反贪防腐,不遗余力,掀开了户部的许多黑幕,最惹眼的是掀出了云南军费报销案。
军费报销向来是报销者和户部司官、书办的贪污门路,报销者把非军费款项纳入军费中去报销,从而把大量款项揣入私囊;户部司官则私收贿赂,明知有弊而给予报销。譬如云南的军费报销,早在阎敬铭入京职掌户部的半年前就已开始舞弊。这样的行贿在户部由于已习以为常,言官们明知内情也不敢揭发。而阎敬铭上任后大力反腐,使言官们打消了顾虑,上奏揭发云南军费报销案中的行贿受贿事实。
腐败的朝廷原想遮掩过去,现在案子想收也收不住了,御史洪良品把知道的底里一股脑揭了出来。与此同时,阎敬铭以户部的账目不清、三库混乱,参劾户部司官“含混草率”。朝廷只得加紧对案件的审理,派户部尚书阎敬铭会同刑部审理此案。与案情有牵连的数十名大小官员,都受到了应得的惩处。
阎敬铭分管户部时,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某次军机处退朝后,他到直庐(官员值班室)办事,发现茶房居然在直庐放了两种点心供官员食用。阎敬铭认为过于奢靡浪费,便叫人把点心全部撤掉。同僚们抱怨腹中空空,阎敬铭就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掏出油麻花和硬烧饼,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好像旁边无人说话一样。
慈禧太后打算重修圆明园,阎敬铭认为朝廷需要节省用度,并“廷议整顿钱法”,被慈禧太后革职留任。光绪十八年(1892),阎敬铭病逝于山西寄寓,其子遵其遗嘱,“殁后丧祭必以礼,勿得以音乐酒肉治丧事,不用浮屠,不收赙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