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密县古衙的清风廉韵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9-07-22 15:13:10 点击: 【字体:

在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区中心,坐落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衙署——密县县衙。

  据《密县志》记载,密县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以来,县衙历经多次修建、改建、增建,形成了如今的形制和规模。上千年风雨洗礼、时光镌刻,县衙格局依旧、风骨不改。

  县衙大门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亭。东边的叫“旌善亭”,内立红色木牍,用来表彰好人好事,以寓劝善。西边的为“申明亭”,内立黑色木牍,公布坏人坏事、小偷小摸,以寓惩恶。

  步入县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之前甬道两侧的莲池,莲叶青翠碧绿,池水幽静深邃,通过三孔券洞,甬道两侧的池水可以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完整又独立的小生态。每逢盛夏,莲池就化身为一幅幽美的水墨画卷。

  莲池与“廉耻”谐音,寓意为官者要遵孝悌忠信,守礼义廉耻,亦有观莲向廉、鉴池知耻之效。密县县衙中这处最为特殊的建筑,也是中原地区县衙的独有之境。观莲池,思廉耻,自能感悟到为官之道的要义与精髓。

  古语云:“当官不修衙”,意即不因大兴土木而增加百姓负担,这种节俭之风在密县县衙得到了印证。在县衙西花厅的后墙上,长年风雨侵蚀使一大块外墙墙皮脱落,祼露出里面的砖块和土坯,显示整体墙体土多砖少。看来,为了节省修建官衙的开支,官员们就连建筑用料也精打细算、能省则省:承重部分的墙体使用青砖加固,不承重的则用土坯代替。

  如果不是外墙墙皮脱落,园区管理部门还发现不了这个“秘密”。园区管理部门并没有对这块破损的墙体进行修复,而是在外面罩上一层玻璃加以保护,以倡导大家勤俭节约。

  方寸之地王法无欺,顾盼之间皆有警示。在密县县衙,即便是最寻常的厨房,也有明确的规矩约束。县衙厨房的墙上张贴着清代县署宴客接待标准:“京堂科道(二品),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三钱;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为二钱;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

  密县县衙内,除了历史悠久的建筑之外,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将1400载光阴轮回,凝聚在了衙署醒目处,其含义至深,发人深省。

  站在县衙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两侧悬挂的一副楹联:“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此联语出冯梦龙《警世通言》,意思是说,国家政风淳正,天心必然顺畅;官吏作风清廉,人心自然安适。

  县衙仪门北侧矗立着一座牌坊,门额上“公生明”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其背后篆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这副坊联出自五代后蜀主孟昶所撰《戒石铭》,宋太宗赵光义删繁就简,摘取其中四句,颁于天下州县,下令勒石于衙署大堂前。

  县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是正堂,乃县令处理政事之地,堂前有对联:“策励于先改节于后官箴何在,取便于己贻害于民国法能容?”这副对联出自明万历年间密县知县王崇雅撰写的公案自署碑,告诫为官者要时刻牢记官箴,并以此鞭策自己坚守节操;不能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从而祸害老百姓,这是国法所不容的。

  正堂之后是二堂,堂前有对联:“日临大地思三鉴,月挂中空记四知。”此联运用了一些典故。“三鉴”源自东汉思想家荀悦的《申鉴》一书,荀悦认为“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后来在唐代政书《贞观政要》中表述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四知”,便是耳熟能详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了。

  二堂之后是三堂,堂前有对联:“休觉天道远,上存国法,下存民意;长记人事迩,前有政声,后有史书”,意为不要以为“天道”距离人们很遥远,国法民意就在官员身边,要牢记工作职责、务实勤政,既要对照古代先贤,又要经得起历史评判。意在提醒为官者尽职尽责、处事公道,违背了法律、民心不仅会受到惩罚,还会被记入史册、遗臭万年。

  较为特殊的,就是密县县衙内监狱的楹联“但愿人乐业,何患狱长空”了。这所监狱自隋代启用,一直服役到2003年,在长达1388年的历史中,这副楹联亘古未变,始终表达着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监狱空空如也的美好愿景。

  清风长存

  新密历史悠久,清廉政风积淀千年。自汉代以来,于史可考有227位县令在密县任职,其中廉政爱民、政绩卓著者不胜枚举,犹如一颗颗明星在密县的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下面我们就介绍三位。

  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卓茂是汉朝人,官至太傅,封褒德侯,位列云台三十二将,是有史可考的密县第一任县令。卓茂任密县县令后,大力推行改革,当地官员和百姓都不理解,以至于河南郡专门给密县增派了一个监理县令。卓茂不为所动,一心一意推行自己的计划,几年后,密县教化大行,路不拾遗。汉平帝时,河南二十多县遭受蝗灾,蝗虫惟独不进密县,督邮报告太守,太守起初不信,亲自查验后对卓茂更加佩服。

  卓茂任密县县令期间,用善行开导教育百姓,官民都十分敬仰他的为人。光武帝刘秀曾评价:“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后汉书》记载:“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卓茂去世后,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在县城东门外立衣冠冢、建卓茂祠,终年祭祀不绝,历朝密县县令上任后都要赴卓茂祠祭拜。

  李芝兰,号毓秀,营州辽东(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清顺治五年至十年(1648-1653年)任密县知县,在密县任职五年间,他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密县呈现一派政通人和的气象。

  李芝兰来到密县时,正值清初战乱结束,密县县城内住户不足二百户,加之前任官员虚报耕地四百余顷,田赋征收难以完成。他顶着压力,向朝廷建议免税三年,让百姓休养生息,并劝勉流民在密县定居下来,对于耕种土地者,不仅发放种子,还补助钱财和粮食。对于明朝旧制中农民承担的许多苛捐杂税,他依据实情,一一予以革除,对于新下派的差赋,李芝兰甚至用自己的财产抵扣,力争为百姓减轻负担。

  杨炳堃,浙江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清道光元年至道光八年(1821-1828年)任密县知县。杨炳堃“实心行实政,尽心民情”,兴修水利,引种水稻,兴办义学,治理煤矿,勤政廉洁,利泽百姓,社会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使密邑大治。

  杨炳堃是古代官员清正廉洁的典范。在带领百姓修渠种稻过程中,他撰写了《劝修水利以裨农田告示》,言明“本县下乡,夫马一概均系自备,不累民间一草一木。”在密县任职期间,所用蔬菜食物均为自己拿现钱购买,从不赊欠。杨炳堃离任时,省府严格“审计”后得出结论,“虽经多方苛算,竟无懈可击,乃有赢无绌”。杨炳堃一生六次受到道光皇帝召见,并多次得到嘉奖,留下一串串令人赞誉的政声,被称为“民生县令”,百姓为他立杨公祠。

  正如仪门背后的那副对联:“进门来为国为民为社稷为政清廉,出门去问天问地问百姓问心无愧”,14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一方古县衙的时空中凝聚,凝聚成政清人和、国泰民安的祈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