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千顷碧如洗
编者按:
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家人的情感纽带,也是传承家风的重要载体。本版开设“中国家书”栏目,聆听家书背后的故事,体会家风的培养与传承,感悟笔墨字句中的精神力量。
亲爱的外公:
您知道吗?您魂牵梦绕的兰考,如今脱贫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下摘下了世世代代扣在咱们兰考人头上的那顶穷帽子,过去的风沙内涝盐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一望无尽的良田和一片片的泡桐林成为了咱们兰考的名片……
外公,转眼间55年过去了,您的子孙们是多么的想念您啊……您的孙辈中,如今最小的也都成家立业了。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虽然在外人看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自带光环,但我们从来不敢懈怠,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都传承您的教诲,本分做人,担当做事。我们都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子孙,我们都在践行咱们焦家的家风。
……
外孙:余音
焦裕禄同志一生鞠躬尽瘁,没有留下一封家书。在他去世55年后,他的外孙撰写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倾诉自己对外公的思念,讲述自己所理解的家风。
暮雪朝霜,不改英雄意气
“俊雅,咱们生活这十几年来,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我对你的承诺也都不能实现了。我走了以后,你就更辛苦了,咱们有两个老人你要好好孝敬他们,给他们养老送终;还有六个孩子,你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一条你得记住,我死了以后,组织上会给你适当的照顾,其他的事情,你一定不能随便伸手,向组织要钱、要东西、要补助、要救济。”
这是焦裕禄临终前说给妻子徐俊雅的话,他没有留下家书,只留下了这样的嘱托。1964年,带着无限的深情,焦裕禄与他工作过的大地融为一体。
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头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6年后,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写下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陪着女儿卖酱油
焦裕禄要求他的家人,在自己死后不向组织伸手,而他生前也是这样做的。
大女儿小梅毕业以后要工作,妻子徐俊雅问焦裕禄怎么安排,焦裕禄说有三项工作可以做,让女儿挑。第一个可以留在县委打扫卫生,打扫厕所。妻子一听,说亏你想得出来,叫你姑娘在你眼皮子底下掏厕所,不行不行。焦裕禄又说那就让她当理发员,学一门技术。妻子说一个大姑娘天天给人家剃头不好。焦裕禄又说,这两个不行,还有一个就是去食品加工厂当工人。徐俊雅一听当工人还行,戴着工作帽、穿着背带裤,咱们工人有力量。报到那天,焦裕禄专门领着女儿去,说是食品加工厂,其实连手工作坊都不如,就是腌咸菜、造酱油,再挑出去卖。
焦裕禄特意给厂长交代:我把姑娘搁到你这是参加劳动的,一定不能让她在办公室。
体力劳动这一关,小梅倒是不怕,但让她受不了的就是面子关——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酱油和咸菜,碰见熟人、朋友,她觉得抬不起头。焦裕禄说,别人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就因为你是县委书记的姑娘?
有一天焦裕禄对女儿说,小梅,爸爸今天事不多,陪你去卖酱油吧,爸爸小时候卖过油,可以教你怎么挑担子不磨肩,怎么吆喝能把东西卖出去。
小梅看着父亲很自如地挑着担子吆喝着卖酱油、卖咸菜,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突然明白了:爸爸是县委书记都不觉得丢面子,我有啥丢面子的。
二女儿焦守云回忆道:“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小,不懂得什么叫家风,就知道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很严。现在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教育我们从小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第二,要艰苦朴素,不能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学习、比进步;第三,领导干部的家属、孩子不能搞特殊化。”
战胜困难要靠革命意志
披着外套、双手叉腰、笑望前方,这是焦裕禄留给我们的经典印象。提起焦裕禄,很多人就想到兰考、想到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其实焦裕禄在兰考的日子仅有475天,从时间上来看,是他工作经历中非常短暂的一段。
焦裕禄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在那儿工作了9年。焦守云告诉我们,正是在这个厂,焦裕禄完成了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深造过程。厂里把他选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他又到大连起重机厂当了2年的实习车间主任。回到洛矿以后,焦裕禄带领科技攻关队伍和工人师傅一起,生产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填补了国家卷扬机科研项目的空白。从那时候起,进口卷扬机就成为了历史。
可以说,焦裕禄在洛矿工作的9年,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重要时期。焦守云回忆说洛矿是父亲成长、成熟的地方,他长期在工业战线和精密仪器打交道,养成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考虑问题特别周到、全面。
焦裕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会认真观察、反复思考,然后抓住主要矛盾。
到兰考后,焦裕禄认为危害最大的不是“三害”,最大的问题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有路子的干部都想调出去,外边的干部不愿意到兰考,因为实在太穷。
焦裕禄告诉大家,战胜困难靠的是人的革命意志、革命品德。他提出了一句口号叫“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他想用这个简单的道理告诉党员干部,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民群众眼巴巴地看着县委,如果干部都挺不起腰杆,那群众怎么办?
于是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有这样一个经典镜头:顶着大风雪,焦裕禄领着县委的干部到火车站,看到了逃荒要饭的人。专列一到,大人孩子拼命往车上挤……
焦裕禄沉重地对大家说,你们看看,我们的乡亲背井离乡去逃荒,我们有责任啊!他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统一大家的思想。
“看着老百姓逃荒要饭吃苦受罪,我的心比刀剜还疼!”这是焦裕禄经常讲的一句话。因此,他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就是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不但要能干,还要会领。
心中的焦桐更茁壮
焦守云告诉我们:我母亲一辈子都崇拜我父亲,生前对我父亲那么好,我父亲去世后的几十年,我母亲几乎住到哪儿就把我父亲的遗像搬到哪儿,让我父亲一直陪伴着她。她对我们说,你们兄弟姐妹六个,哪个都比你们父亲条件好,但哪一个还都比不上你们的父亲。她说你们父亲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聪明,第二是刻苦。聪明是天生的,刻苦是他后天修炼的。
焦裕禄的儿女之间有个共同的约定,就是要守卫好父亲这面旗帜,就算不能为父亲争光,也绝不能给他抹黑。这已经成为无形的家风。焦裕禄是一个贫穷的父亲,但他给儿女留下了精神富矿。
回味着父亲的叮嘱,回忆着父亲的形象,焦守云为电视剧《焦裕禄》写了一首主题曲——《喊了一声娘》,那直白朴实的话语让人动容:“小时候我喊了一声娘,山也应来水也响”,“出门时我喊了一声娘,娘抻平我的旧衣裳”,“长大后我喊了一声娘,天也阔来地也广,人生的路啊步步留脚印,有娘我就挺脊梁”,“回家时我喊了一声娘,娘抚平我的痛与伤。娘啊,娘啊,你的嘱咐永不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