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皮日休的秤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20-06-08 11:32:38 点击: 【字体: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谈到了晚唐的两位文学家皮日休与陆龟蒙,两人是挚友,彼此间多有唱和。鲁迅先生说:“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皮日休。

皮日休是襄阳人,曾隐居鹿门山中。他不光能写小品文,而且善写诗。他为人颇有一些傲气,自称“间气布衣”。何为“间气”,原来那时的人相信英雄豪杰上应星相,禀天地之气,间世而出,又有正气为帝、间气为臣、秀气为人的说法,要之皮日休虽一介布衣,但心怀大志,以英雄豪杰自许。

不过在晚唐藩镇割据、兵燹频仍的岁月中,纵有一腔豪情,却往往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皮日休在年近三十时,走出深山,壮游神州,经过湖南时,他想起了汉朝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贾谊,不禁悲从中来,他感叹圣贤的文与道,是否能见用,并不在于当下这一时,而在于百世之后,由圣贤而想到自己,自己的道能否见用还不可知,但是百世之后保存下我的文字的又是何人。历史、当下与未来,凝聚在敏感的皮日休撰写的这篇《悼贾》中,文章写毕,他将其投入湘水中。

也正是经过了这番壮游,他得以亲眼目睹民生疾苦,并写下了一批传之后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下了皮日休的观察与思考,具有鲜明的批判意识。

在深秋的一天,皮日休看到一位年老体衰的妇人,佝偻着腰捡拾散落一地的橡子,老妪一早就开始捡橡子,直到日头西沉,橡子积满了一箩筐。皮日休观察到,其实老妪所在的村子,今年是个丰收年,按理说不缺口粮,不必捡拾橡子充饥。皮日休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官府征收粮食时,在量具上动了手脚,一石粮食只称得五斗。十斗为一石,这剩下的五斗去哪里了,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如此征收,就是丰收之年,老百姓也无法过活。皮日休直指这背后的腐败乱象:狡猾的小吏不畏惧刑罚,没有操守的官员公然贪赃,毫无顾忌。

皮日休也曾一度出仕,曾任毗陵(今江苏常州)副使。有的书说皮日休就是在毗陵做官时,看到拾橡子的老妇,发现了官府收粮的弊端,并且废弃了不准的量器,制作了准确的量器,百姓十分欢喜,称之为“皮公斗”和“皮子秤”。这更有可能是民间流传的故事,而非真实,但这代表了当时百姓的一种殷切愿望。百姓心中有杆秤,皮日休的这杆秤,显然称到了百姓的心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