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北宋清官赵抃的救灾故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0-06-23 15:23:22 点击: 【字体:

中国古代政德文化中,官员的担当作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为天下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众担当,历来为仁人志士所推崇。

  元代政治家张养浩在其《牧民忠告》中就曾说过:“故凡居官,必先敢于负荷,而后可以有为。”他认为,当官者一定是敢于事先承担责任,而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历史上能够担当作为的清官良吏代代辈出,北宋时期的赵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为官清正,长厚清修,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举发不避权贵幸臣,声名严正,京城称他为“铁面御史”。赵抃一生多次出任地方长官,每到一处皆以“勤政恤民”为怀,总是毅然担当起完成大事、解决难事的重任,留下了不少除害兴利、爱民如身的佳话,其中越州救灾堪为担当作为的典范。苏轼曾称赞赵抃:“盖东郭顺子之清,孟献子之贤,郑子产之政,晋叔向之言,公兼而有之,不几于全乎。”神宗皇帝也赞誉赵抃:“纯明不杂,金玉自昭,至行足以美俗,雅材足以经世。”

  据史书记载,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吴越地区(泛指今江浙一带)发生严重的旱灾。同年九月,赵抃出任越州政务长官。他事不避难,上任伊始立即担当起抗灾救荒的责任,审时度势地制订出救灾对策与措施,“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首先,赵抃指示下达文书,了解各县遭受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与此同时,他走村串户,抚问存恤,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灾情,为有序开展救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赵抃根据越州共有孤老病弱两万余人需要赈救的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救灾。他担当注重实干,尽责见诸行动,按照旧例从府库拨出粮食3000石,又从富户和僧人道士那里筹集粮食48000多石,用来补助救灾之需。十月初一开始发粮赈饥,规定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抃担心领粮人多出现拥挤,规定男女不在同日领粮,每人一次可领两天的口粮。为了防止灾民流离失所,赵抃在城镇乡村设置了57个发粮点,让灾民就便领粮,并且张贴告示,告诫富户不要囤粮,可将粮食卖给那些买得起粮食的人。另外,赵抃还临时设置了18个卖粮点,将府库里余存的52000多石粮食,平价卖给灾民。爱民利民,是他敢于担当作为的底色。

  赵抃还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民工修护了周长4100丈的城墙,按其工作量发给民工相应的工钱。他还劝导富人把钱借给穷人,等到庄稼成熟时,由官府督促债务人偿还,对遭人遗弃的孩子,赵抃吩咐专人加以收养……他殚精竭虑地履职尽责,事事皆以善于担当为支撑。

  随后,赵抃又千方百计做好救灾善后安置工作。第二年春天,瘟疫流行,赵抃设立病坊十几所,凡是生病的,发给医药食品;凡是病死的,派人安葬。按照以往的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个月才停止。对于不合乎旧制的做法,或是上级尚未批复的奏请,只要有利于救灾,赵抃一概自己担责,决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并总是吩咐他们尽快施行。在救灾的日子里,赵抃日夜操劳,有时虽感疲惫不堪,仍旧“力不少懈”,事情无论巨细必亲自处理,并且倾其家资帮助灾民,“所至善治,民思不忘”。

  越州虽遇严重的旱灾,但灾民还能“生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葬”,社会基本稳定,这都多亏了赵抃救灾组织得当,计划周密,措施有力,既有敢于担当的胸怀和气魄,又有善于作为的本领与能力。

  几年后,曾巩特意来到越州,了解赵抃的救灾事迹,深深地被赵抃的担当作为所感动,于是写了一篇经典散文《越州赵公救灾记》,由衷地赞叹:赵抃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一地,但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赵抃的救灾措施虽然只利于一时,但他的担当作为却足够传承后人。

  《围炉夜话》中说得好:“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古人提出的这四“看”,主要是指在人生中的各个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担当、胸怀、修养和境界。赵抃越州救灾,“君子任职,则思利民”,既有迎难而上、挺膺负责的气魄,又有统筹谋划、协调关系的智慧,更有躬亲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显示出少有的吏德与吏才。

  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当与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今天,我们也应砥身砺行,真正成为担当作为的“能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