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再现一道生龙活虎的长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1-03-04 15:30:48 点击: 【字体:

2005年5月25日,珠峰登顶测量成功之后第三天的傍晚,我和中央媒体几位记者以及《中国测绘报》的同事,从珠峰大本营凯旋下山,在西藏定日县城一家小餐馆小酌。兴奋之余,身心放松,把酒言欢,海阔天空。有人说,下一步我们要测量世界五大洲最高峰的高程;有人说,要测量中国10大河流的长度;有人说,要测量长城到底有多长。从那时起,在我心中就埋下10多年后撰写《长城简史》这本书的种子。

  撰写千年长城史传

  继拙著《珠峰简史》《地图简史》出版之后,2017年6月底,我向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谈及《长城简史》写作计划,得到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2017年12月,我开始写作《长城简史》。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孜孜专注于长城的千年烽烟,学习认知,理解消化,结构表现,情理交融;时而行云流水,时而困滞不前,电光石火,间或有之。在我的心目中,矗立起一道繁复幽深的长城,立体呈现的长城,个性鲜明的长城,不同于以往的长城。到2018年8月,我退休三个月后,《长城简史》竣稿。2021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长城简史》。

  我写《长城简史》,从人文历史和历史地理的视角,以线性纪实的方式,梳理长城两三千年漫长纷繁的历史,依托长城地带的广袤空间,追寻长城起源兴衰,重温堪称节点的历史事件,探访长城内外的历史人物,向读者奉献一部兼具可读性和科学性的长城传记,再现一道生龙活虎的长城。

  长城是怎样产生的?

  长城的雏形,出现得很早。中国北方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在与后来的战国及秦汉长城并行的山河大地,修筑了一系列的石城群,筑有大量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墙,对后来的长城建筑起到某种引领作用。公元前2800年~前2500年,辽西一带出现了围绕原始村落砌筑的石砌围墙。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出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几乎都有土石砌筑的“城堡”,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春秋时代,长城发端于齐国与楚国,时称“巨防”“方城”,此举随后为诸侯列国竞相仿效。春秋战国时的齐长城和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近年发现的“清华简”,其《系年》中有关记载,可以佐证齐、楚长城的修建时间、性质和作用。齐、楚长城是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征战的线性军事防御工程。公元前555年(齐灵公二十七年),晋侯伐齐,齐国在西南境修筑长城。齐长城,东西横亘,绵延千里,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历代续修,最后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筑城历时长达300余年。约公元前7世纪,楚国把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所筑的防御性小城,用高大的墙体连接起来,称为“方城”以防范齐国的南下。楚国在汉水中部至淮河上游也修筑了长城。修筑在今湖北、河南境内,楚长城长度超过1000千米。

  3条万里以上的长城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的 2000多年间,虽然时断时续,但对长城的修筑一直延续着。秦始皇之后,汉、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汉、金、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规模尤为宏大壮观。清朝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也在一些地方修筑过长城。

  中国历代修筑的长城不计其数,但长度在万里以上的只有三条。

  第一条为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长度为5000多千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根据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秦沿赵、燕的旧长城进行扩修形成了西起高阙(在今内蒙古)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所连接的万里长城,迫使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

  第二条系汉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他们面对匈奴的掠扰,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扩大了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并筑了外城,长度达到了10000多千米。汉朝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第三条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6000多千米。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更日趋完善,防御功能更加强大。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掠扰,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明朝在洪武元年(1368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1600年前后,历经230多年,才算基本完成明长城这一宏大的修筑工程。

  2006年10月26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共同开展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工作。2007年5月,全面科学调查测量明长城的序幕拉开。2012 年6月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文明的分界线

  长城不是单纯的一条线,而是一条蜿蜒盘桓于中国北方的环形带,一个特色鲜明的空间区域,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把这个区域称为长城地带。长城地带气候干旱,降水条件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人畜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长城地带的大部分地段,位于由半湿润向干旱气候区过渡的半干旱气候区,那里农区与牧区交错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北方地区相互接壤绵延万里,本是人为修筑的防御工事长城,其沿线逐渐成为空间上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游牧者与耕田人分野、缠斗的分界线,进而演变为中原文明与北方边疆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北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野,形成了这条分界线。正如长城不是一天修成的一样,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历史性的分野,也是在较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在北方长城地带,考古成果表明,农耕社会的发生早于游牧社会。中国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长期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带对峙,形成农牧交错的地理区域。长城,正是农耕民族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骚扰,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带修建的人工防御工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条动态变化的界线,游牧农耕交错带和长城也随之移动。农耕民族曾经不止一次地突破这条分界线,但是始终没有在草原地区建立长期的有效统治。游牧民族也曾长驱直入,跨过这条分界线,甚至入主中原,但是在夺取农耕区后,迅速地适应并转化为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

  立体的历史博物馆

  长城没有文野之分。凡是正经称得上长城的建筑实体,都是由王朝(政府),基于战略方针或短期军事目标,出资筹资兴建,军事将领或地方官员牵头擘画监工,广大民工与兵士辛劳服役修筑。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明代之前的长城,如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多为夯土垒筑,天长日久,风欺土没。少数石头垒的,也因年久失修,坍塌湮没。明代才有砖制长城和大规模的石砌长城,所以,明朝以前的长城遗址,大多破败坍塌。雄伟傲岸的长城形象,成型有致的长城关隘,都是砖制、石制的明代长城。

  乱世难修长城。秦朝、汉朝和明朝,是长城修筑史的高峰时期。大兴土木的这几个朝代,都是中原专制皇朝当政、皇权强悍的时期。而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乱世时代,战乱凭仍,军阀割据,没有修筑长城的环境和需求,缺乏修筑长城人、财、物的基本条件。游牧民族基本不修长城。唐朝、金朝、元朝、清朝这些游牧民族、少数民族(或有游牧民族血统)的统治者当权的朝代,他们的观念是骑马打天下,大地任我行,基本不修长城。唐太宗、康熙这些天纵英才,甚至持鄙视态度,不屑于修长城。

  长城是常态化的防御型军事工程。长城宜守不宜攻,救缓不救急,济长不济短。在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势均力敌,或者游牧势力薄弱时期,面对小股、分散的袭扰队伍,长城的防御功能,容易发挥出较好的效用。而当长城外的游牧势力很强大,袭扰队伍庞大、集中的时候,长城这种一线排开、分兵屯守的防线,或抵挡不住大股精锐骑兵部队的冲击,或敌方选择漫长防御线薄弱之处进击,防御功能就发挥不出来。长城主体基本没有大兵团作战。秦始皇、汉武帝时期,蒙恬、卫青、霍去病等将领与匈奴在长城地带大规模作战,是开疆拓土的进攻,而非消极防御。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的长城,是在作战胜利之后修筑的,起到划界和防御的双重功能。明末的山海关之战,多尔衮军已经绕开山海关、直奔京畿,吴三桂意外地引清兵合击大顺军,山海关才成为计划之外的决战战场。而且,作战三方,没有依托长城城墙或关隘作战。这场战役打的是阵地战和运动战,在离长城一定距离的地形展开。

  长城终结于全球工业化、殖民化浪潮。明代为抵御蒙古各部落,大修长城,可是皇帝还是在木土堡被瓦剌也先掳去。清代不修长城,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习武部落出身,围猎捕获,弯弓征伐,以夷制夷,自有一套。可是到了鸦片战争爆发,终不敌西方列强炮舰轰击。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亦由此终结。

  长城是历经沧桑的中华文明的见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这三千年以来的伟大建筑,至今横卧在中国北方大地,以傲岸的身姿、磅礴的气势闻名于全世界,成为纵横万里、独一无二的立体历史博物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