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言必信,行必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1-08-13 15:01:05 点击: 【字体:

世间行业千万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不管是哪种职业道德,“言必信,行必果”是最基础、影响最大的道德品格之一。不论什么时代、什么时候、什么身份,言出必行的人总是受人敬重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掉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他的另一个儿子重耳,重耳得到消息之后,在别人的帮助下顺利逃出晋国,在外逃亡了19年。重耳经过多年的奔波与流浪,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见到重耳后,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大有所为,就以礼相待,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两人饮酒聊天,氛围十分融洽。忽然,楚成王问重耳:我今日对你以礼相待,如果他日你回到晋国,成为了国君,你会如何报答我?重耳想了想,说:您不缺美女侍从、珍宝丝绸这些东西;珍禽羽毛、象牙兽皮又是楚国的盛产,这样一想,晋国并没有什么稀罕物可以献给您了!楚成王说:公子过谦了。但无论怎样,你总该有所表示吧?重耳回答道:要是有一天托您的福,我果真回到晋国当政,我愿与贵国交好。如果两国之间不幸发生战争,那么我一定会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如果这些还依然得不到您原谅的话,我再与您交战。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晋国即位,即晋文公,在他的治理下,晋国国力日渐强盛。公元前632年,楚晋两国军队果真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联合了秦、齐、宋等国,出动兵车700乘,与楚国大战于城濮。在交战时,晋文公决定实现他当初的诺言,命令军队后退三舍,也就是90里。当时诸多将官均不同意这一做法,但晋文公认为,既然作出了承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为人一世,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管是随口答应别人的一件小事,还是对别人许下重诺的大事;不论是过了多久,还是发生了什么,始终都要践行承诺。晋文公这样,著名画家李苦禅也是如此。

  一天,李苦禅在家忙着作画,一位多年好友突然来访,李苦禅十分高兴,两人聊起了故人旧事。聊完之后,好友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求你作画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话还没有说完,李苦禅便大笑起来:“你我多年交情,一幅画而已,不必如此客气。等这几天画完我便送到你那儿去,到时候还需要你多多指教。”好友连声道谢,揖手而别。可是随着李苦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越来越多,好友的画也只能一拖再拖。

  但李苦禅没有想到,一天,好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悲痛地告诉李苦禅父亲病故的噩耗。想到好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李苦禅悲伤之中又满怀愧疚。答应别人的事情没有做,如何能安心?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苦禅在洁白的宣纸上画了100枝卓尔不俗的莲花。画罢,他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然后,李苦禅来到后院,双手举画,对天遥祭。拜完后,李苦禅便将精心创作的画作点燃了。儿子听到动静出来后,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情。李苦禅将事情讲了出来,儿子听到十分不解:“您这又是何必呢,您的好友已经亡故,即使将画完成了,他也不会知道了。”李苦禅叹了口气说:“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不知道,但我心有知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