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伏剑教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22-03-18 16:36:42 点击: 【字体:

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公园东北角,有一座王陵母墓,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墓前有“汉安国侯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石碑,墓地设有汉白玉墓碑、花岗岩牌坊和青石平台,周围松柏苍翠,象征着王母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王陵母墓前立一牌坊,上刻“高风亮节”、“母仪典范”八个大字。两边的楹联是:英风全砥柱,志节难移轻一死;慧眼顽鱼龙,精神不移重千秋。

  在封建社会,一位母亲何以得此殊荣?这还要从秦末汉初的历史说起。

  秦末汉初,王陵出身沛县豪族。王陵年轻时十分自负,性格又很率直,虽然读书不多,却是热情仗义之人。刘邦为布衣时,便敬重王陵之仗义豪情。

  在刘邦起义时,王陵也在南阳聚兵数千,遵母命带领人马协助刘邦对抗当时势力强大的项羽。项羽闻讯十分恼怒,派人把王陵母亲从沛县“请”来,企图说服王母写信招降王陵,让其归顺。王陵母亲通达事理,通晓大义,她知道项羽的用意,又深知儿子孝顺,生怕儿子脱离刘邦前来救她会耽误了原本的计划,便偷偷地告诉使者,让儿子一心一意与刘邦共谋大计,自己伏剑而死。

  徐州百姓对王母的气节十分崇敬,趁项羽离开彭城时,偷偷在扣着王母尸骨的铁锅上加了许多土,堆成一个土丘,这就是最初的王陵母墓。刘邦打败项羽后,王陵回到了彭城。他走出南门就跪倒在地,爬了两里多路来到母亲墓前痛哭,后人在王陵爬过的地方建了一条路,这就是王陵路。

  王陵母亲这种为支持儿子不惜牺牲生命的举动,在历代被看作贤母的典型。她誓不投敌、英勇就义的故事,被刻入汉画像石;她的形象还被搬上京剧舞台。

  母亲刚正不阿,儿子忠贞不贰。王陵一直谨遵母亲遗愿,忠心辅佐汉室。汉惠帝五年,丞相曹参卒,王陵继任右丞相之职。在任期间,为了要不要立吕氏子弟为王的事,王陵与太后吕雉进行了一场斗争。

  惠帝驾崩,吕后擅权称制,准备立诸吕为王,向王陵征求意见。王陵态度鲜明地告诉吕后说,高祖刘邦和群臣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因为这件事,王陵得罪了太后。太后就罢免了王陵的右丞相之职,让他改任皇上的太傅,夺其相权,明升暗降。性格刚烈的王陵宁折不弯,托病辞官,拒不上朝。

  母亲的谆谆教诲和激励,帮助王陵校正人生坐标。劝儿事汉、矢志不渝,伏剑教子、千秋大义。王陵母墓虽然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巍然屹立,保存完好。“鹿走中原海起尘,独从草昧识真人。纷纷都是人间死,母死高名万古新。”王陵母亲以身明志、舍生取义的壮举,以英勇悲壮的姿态,永远定格在后人的心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