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作者:徐义华 时间:2016-11-09 15:18:31 点击: 【字体:

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圣人。他倡导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东方人的人生价值观念。孔子学而不厌,善于施教,给子孙留下修身处世的准则,其家训家风成为孔氏家族和很多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孔子三岁丧父,家道衰落,早年生活贫苦,受了很多磨炼。但他好学上进,通过艰苦的学习,获取了多种才能。孔子精通礼仪、长于音乐、博闻多识、谙熟武艺、通晓军事,当时就有人称他是多才多艺的圣人。据《论语》记载,太宰曾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是圣人吗?竟然这么多才多艺!子贡给予肯定的回答。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意思是,我年轻时穷苦,所以学会了多种低贱的技艺。出身富贵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不会有的。

关于孔子教育学生的记录很多,他主要传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即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写、算术六门功课。最终他的弟子有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但关于孔子教育自己子女的记录则不多,仅在《论语》《孔子家语》《说苑》等见到少数几条记载,且强调的多是勤学和学诗学礼的重要性。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劝勉自己的儿子孔鲤勤学的故事。孔子说:“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意思是说,让一个人一整天投入其中都不知疲倦的,只有学习。一个人,如果容貌不出众,勇力不足以让人害怕,祖先不值得夸耀,门第不能仰仗,但最终能够名声显赫,远近闻名,为后世所敬仰,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所以君子不可以忽略学习,就如君子不可以不端正容貌,否则就形象不佳,让家人疏远,进而影响社会声誉。社会声誉破坏就是违背礼,违背礼就无法立身。表面形象整齐,是重视容貌的结果;从内心明白事理,是学习的结果。

孔子曾经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鲤:您在老师那里,能得到独特的传授吗?孔鲤答:没有。他告诉陈亢,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从那里经过,父亲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于是我回来学诗。后来又在院子里遇到父亲,父亲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立身。于是我回来学礼。父亲对我的教导就这些。陈亢回去后,很高兴地对人讲:我想问一件事,却有了三个收获,听到了关于诗的理论,礼的理论,也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

博学多才的孔子在教育儿子的时候特别注重诗与礼,这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周王朝之所以能把天下各国统一在一起,维持数百年的统治,就是因为周王朝的伟大建树:礼和诗。礼是指周王朝建立的各国诸侯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有了礼,就为各国建立了一个共同的行政平台。但周王朝地域广大,各国风俗、语言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着交流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周王朝推广了诗。诗是官府收集的诗歌,每篇都有明确的主旨,人们可以用诗表达自己的意向。诗和雅言、音乐配合在一起使用,雅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普通话,在吟诗的时候必须用雅言,这就通过诗推广了通用语言。诗使用雅言,随着音乐吟唱,表达意向,实现交流,为不同风俗、语言的各国建立了一个交流的语言平台。个人学习了礼和诗,就能与人沟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孔子认为诗的沟通功能尤为重要。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即背诵诗很多,但如果不能用以处理政事,也不能交涉谈判,再多也没有用。诗是交往和沟通的工具,也是个人融入社会的技能。孔子要求孔鲤学诗,目的在于使孔鲤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同时,他认为礼是普遍原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人人都要遵守。他要求孔鲤学礼,就是要求孔鲤遵守和尊重社会规则,建立一种完整和独立的社会人格。

后来,孔鲤先于孔子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孔(字子思)由孔子抚育。传说孔在祖父的熏陶下非常懂事,勤学好思。有一天,他看到孔子独坐长叹,便跪问道:祖父长叹,是担心孙儿不努力学习,不能继承祖业,还是忧虑尧舜之道不能行于天下呢?孔子说:你小孩子家哪里懂得我的志向?孔答道:您常讲做父亲的辛辛苦苦把木柴劈开,儿子却不知道把它背回家,这是不肖子孙。孔子听了大喜,赞扬孔:好啊!我再也不用忧愁了。祖业不废,不但有人继承,而且还会有人发扬光大。孔子去世后,孔果然不负孔子厚望,师从孔子学生曾子学习,甚得儒学之真传。有学者认为,“四书”之一《中庸》就出自孔之手。而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学说的“亚圣”孟子的老师,则是孔的门生,所以,孔在儒学传继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后世誉为“述圣”。

在孔子的教育及影响下,孔子子孙恪守学诗学礼的祖训,继承发展和弘扬孔子思想,重视教育,使孔氏家族成为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都较高的家族,使孔子思想源远流长,绵延不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