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杰曾志
今天在参观井冈山时,离小井红军医院“死难烈士纪念碑”不远,有一条不起眼的山间小径,小径旁长眠着一位叫曾志的共产党人。
曾志本名曾昭学,关于曾志改名还有一个故事。1926年,曾志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辍学,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曾志听说进讲习所能学军事,立马就来了劲,央求讲习所的同志能让她参加考试。入学填表时,她在姓名一栏填了“曾志”,同学们问她为什么要改名,她回答道:“我就是要争志气!”
1926年10月,曾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秋,正当红军跋涉在西北大地时,远在“白区”上海的曾志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她坚信“有群众的地方,特别是有工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共产党”,为此她想尽办法寻找党组织。她尝试过去纺织工厂做工,但人家听她不是江浙口音立马就拒绝了。她在上海不得不频繁搬家,每次搬家都得换一个名字。她没钱买草席过夏天,就把人家丢弃的破草席捡回来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次年10月,她找到了党组织。
在井冈山,笔者从曾志孙子石金龙那里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他回忆自己和父亲曾与奶奶中断联系17年,那时曾志已是中组部副部长,他和父亲仍在井冈山一个山村里务农。恢复联系后,石金龙一次与奶奶吃饭时,悄悄向她请求能不能解决城市户口的问题。曾志一听,指着桌上的饭菜说这些都是你们种的东西,有地种有饭吃,还要城市户口干什么。自此,石金龙再也不向奶奶提及户口的事了。石金龙坦言自己曾为此埋怨过奶奶,直到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1998年曾志去世后,家人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87个信封,里边装着她节省下来的工资,上面有张纸条写着:“把这些钱交给中组部,请组织转赠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孩子。这些钱是干净的。”
青山不老,忠魂永在。巾帼英杰曾志的故事与精神,将感染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一代又一代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