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史鉴>详细内容

卢怀慎的家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7-01-19 09:38:36 点击: 【字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父子同为朝中重臣的并不罕见,但是正史皆赞清官,皇帝亲自为其书写墓碑悼文、题词嘉美并赞为“国宝”的却不多见,唐朝卢怀慎便是其一。卢怀慎及其子孙之所以名垂千古、为人称道,得益于良好的卢氏家风。
  卢怀慎本是范阳(今北京西南)望族卢氏之后,因祖父卢
任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县令,加之卢怀慎出生在灵昌,便将他列为灵昌人。卢怀慎在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为宰相。卢怀慎幼时,家人为其取名“怀慎”、赋字“思永”,意取“慎身修永”。《尚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意思是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名、字尚且如此,卢怀慎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熏陶可见一斑。
  检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未发现卢氏家风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其实这与家风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不是说所有的家风都要用文字体现。作为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更多地体现在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上。纵观卢怀慎一生,分析卢怀慎家族,笔者认为,卢氏家风集中体现在“廉、俭、谦”三个方面,展现了清正廉洁的官员典范。
  一
  卢怀慎认为,居官发财是可耻的。据史料记载:“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送给亲戚朋友,随给随无,很快散尽。特别是赴任东都掌管官员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清廉之举可见一斑。
  《新唐书·卢怀慎传》记载:“子奂、弈。奂,早修整,为吏有清白称。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卢弈。卢奂早年正直,历任御史中丞,出任陕州刺史、南海太守,不为当地奇珍异宝所动,保持清廉节超,并且“卢奂一至,污吏敛手,远俗为安”。开元二十四年,玄宗回长安,在陕州停留,赞许他的善政,在他的书房里题写赞词说:“身负刺史重任,分掌陕地大州。也已利沾万物,心怀忠君忘身。真是国家珍宝,不失卢公家风。”
  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崔氏不让女儿哭喊,对他说:“你们的父亲没有真走,我是知道的。你们的父亲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东西,他一点也不肯接受。”贵为宰相之妻,伴随丈夫过着糟糠生活,住不能挡雨遮风,衣不能丝绸绫缎,且又苛教子女,巾帼节气令人敬仰。
  二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记载:卢怀慎“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有一次卢怀慎得了重病,好友宋
、卢从愿二人去看望,见他铺的席子十分破旧,大门洞开,连个帘子也没有,恰逢风雨来袭,卢怀慎只好“举席自彰”。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待了很长时间,三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就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结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一点素菜而已。
  卢怀慎去世,玄宗万分悲痛惋惜,赠荆州大都督,赐予“文成”谥号。为卢怀慎治丧时,家中仍无储蓄,只有一名老仆,老仆请求将自己卖掉为卢怀慎办丧,家中也只能做一锅粥给帮助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驾临东都,得知情况后感慨万千,颁布诏书说:“卢怀慎是国家之宝,朝廷的济世之才,善于出谋划策,学问德行堪称楷模。和公孙弘辅佐汉室齐等,与季文子
相鲁国相同。节操与古人相傍,勤俭诚实可以作为榜样。他冰清玉洁,家里没有金银宝物,而且妻子儿女贫穷,频繁缺粮。我顾念以往的岁月,更感深切哀悼,应该像抚恤凌统的遗孤一样抚恤他的遗孤,像表扬晏婴的德行一样表扬他的德行。”后来玄宗在城南打猎时望见卢怀慎家墙屋低矮简陋,家人像在办什么事,就派使节前往询问,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在举行卢怀慎去世两周年的大祥祭祀,玄宗悯其贫乏,即赐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经过卢怀慎的墓时,其墓碑尚未竖立,玄宗停跸临视,潸然泪下,诏令官府为其立碑,令中书侍郎苏草拟碑文,玄宗亲自书写。
  三
  说卢怀慎“谦”,还得从“伴食宰相”说起。“伴食宰相”源于《旧唐书》,本义是讽刺。《资治通鉴》佐证:“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但是,司马光却有不同的看法,对卢怀慎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卢怀慎能与贤相姚崇“同心
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秦誓》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怀慎之谓矣”。司马光引《秦誓》的话,说有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很高的技能,却心胸宽广,别人有技能,好像自己的一样,支持他发挥;看到俊杰,自己心里尊重而爱护他,不禁学着去做去说;这样宽容以待,用好的政绩来保护黎民百姓,也是他的职责所在。卢怀慎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同僚同级间的良好关系,是良人之所为。司马迁认为卢怀慎有自知之明,大肚能容,与姚崇同心协力,开创“中兴唐王朝”唐明皇太平之政,创建开元盛世,值得肯定。明代儒学大师李贽评价卢怀慎“当事而让姚崇,身退而荐宋,有识贤之能、让人之量”。可见卢怀慎是谦让并非无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家训家风成为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虽然隐于无形,却深深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好的家风可以成就人,比如岳母刺字、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等,可以让诗书传家,耕读守身,子子孙孙受益无穷。而坏的家风可能让人走上歧途,比如“我爸是李刚”之流,则“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家道中落,礼崩乐坏。作为一位才识双全而又为官清廉的贤相,卢怀慎身上时时透着清廉家风影响的威力和魅力。他不恋权位、谦虚自处、举贤任能、甘守清廉、刚正不阿的美德,传给了另外一个儿子卢弈。卢弈在天宝末年任东台御史中丞,洛阳被安禄山攻陷之后,卢弈坚守衙司,拒绝投敌,最终捐躯,同样也得到了世人的推崇。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卢氏家风“廉、俭、谦”的三种品质,正是党员干部修身齐家的标准。广大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像卢怀慎那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恋权位、举贤任能、廉洁清贫,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断增强抵御消极腐败的勇气、力量和智慧,那么“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必将指日可待。
  卢氏家风,国珍家宝,令人深思自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