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读心识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高深 时间:2017-03-09 09:28:03 点击: 【字体:

    选人先要识人。识人是一门学问。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魏人李悝提出识人五视法:一、居视其所亲。考察这人经常同谁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一个人平时喜欢亲近怎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他的人品。二、富视其所与。考察这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都花在哪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三、达视其所举。考察这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任人唯贤。四、穷视其所不为。考察这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不是人穷志短,有没有牺牲原则巧取利益。五、贫视其所不取。考察这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考核人的标准:八观:在一个人仕途通达、处境顺利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在他听取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爱和嗜好;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当他的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坚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放纵;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诸葛亮提出识人七法: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一个人在醉酒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看一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心态,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托付他办一些事情,看他是否讲信用。

  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要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缘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