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耿波 时间:2017-05-19 09:37:07 点击: 【字体:

    茉莉花,又名茉莉、香魂、抹厉、木梨。能直立,可攀援。单叶对生,花如古时女子搔头(簪子之一种),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有幽香。性喜温暖湿润,大肥宽土,恶寒、恶旱、恶霜雪。花开新春,茂于盛夏,至秋风送爽之时,犹能展蕊吐香;春蕾品其淡雅,夏华观其怒放,秋蕊叹其送幽,唯冬季压伏于土中,韬光养晦。四时有四德、各擅胜场,这是此花的赏鉴之义。精于养花的老花匠,在茉莉花入盆时常覆以沙质土壤,可劲晃动,使根压实,此花花性醇厚,根不实则花不发。

  茉莉花花性说来也是颇为奇特,喜大水宽肥,层生叠长,本来是一副敦厚情性,却偏偏喜在入夜时分花开吐香,别具幽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茉莉原出波斯,弱茎繁枝,绿叶团尖。初夏开小白花,重瓣无蕊,秋尽乃止,不结实;其花皆夜开,芬香可爱。”正是这样的花性使茉莉花被赋予了“通问”的内涵,历朝历代,茉莉花入诗通常所畅发的正是这层意思。

  南宋范成大《次王正之提刑韵,谢袁起岩知府送茉莉二槛》诗有云:“燕寝香中暑气清,更烦云鬓插琼英。”说的正是茉莉夜中吐香,幽而生清的情致。明皇甫也有诗“萼密聊承叶,藤轻易绕枝;素华堪饰鬓,争趁晚妆时。”茉莉花的“通问”之致在历代竹枝词中也形成了共识。清末《广州历代竹枝词》中有“十里花田花气幽,只宜炎暑不宜秋。今年雨过天逾热,茉莉花钱几倍收。”越是炎夏愈见茉莉之幽致;盛夏时节,独有茉莉花清冽芬芳,沁人心脾,妙在茉莉花之香却又非香得抵人一个跟头,而是暗香浮动、触之似无,如此才能动物之微,见其雅致,所谓“双飞蝴蝶频追逐”也。

  茉莉花之“通问”意,在流传更广的一首歌曲《茉莉花》中得到更淋漓尽致的表达。歌曲《茉莉花》流传久远,且变体繁多,早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现象。《茉莉花》歌词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刻印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该书第六集卷一《花鼓》一折的《花鼓曲》中有12段唱词,其中前两段词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可惜《缀白裘》有词无调,但这段歌词应是后来歌曲《茉莉花》之词的基础。后来,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另一说为道光十七年,即1837),在“贮香主人”刊刻的《小慧集》书中,该书卷十二“小调新谱”收录了“箫卿主人”《鲜花调》的工尺谱,全曲共两段唱词:“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飘来飘去落在我的家。我本待不出门,就把那鲜花儿采。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卉怎及得他。我本待采一朵戴,又恐管花人来骂。”这是《茉莉花》曲调的最早记录。前后比较,可发现从《缀白裘》到《小慧集》,《茉莉花》歌词大同而小异。两段歌词中的第一层次,“好一朵鲜花”语意随便,难以琢磨;第二层次,“好一朵茉莉花”则语意稳定,都是“好一朵”起赞在前,逡巡游移、摇曳生姿,“通问”之意表露无遗,正与茉莉花之花语相契合。

  说完歌曲之词的“通问”之意,再来品歌曲之调的“通问”之致。据学者考证,《茉莉花》曲调,本是源出安徽凤阳花鼓戏的民间小调《花鼓曲》,花鼓调在花鼓戏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整出戏的一个“引子”,起铺垫、隐喻之作用,意在呼而求应、引而索通。

  今日广泛传唱的《茉莉花》是新中国作曲家何仿编定的。1942年,还是小战士的何仿在江苏六合采风时,初步接触了一位民间老艺人的《鲜花调》。1957年,为进京演出,何仿对原词原曲进行了改编,形成了今天的《茉莉花》版本,自此蜚声乐坛。

  在《茉莉花》定型之前,它其实已传遍天下。清末以来,从花鼓曲的发源地安徽凤阳,《鲜花调》随着行乞四方的人群流遍大江南北,中原、华北、东北,甚至偏远的西北地区都有《茉莉花》流传的影子。它简单而引人恻隐的曲调,常见却易感会的“茉莉花”意象,自然而然使它成为了失家之人寻求同情、引发感通的“问询语”。在流传各地的《茉莉花》中,歌词变化一般不大,所改变的往往是它的音程、音区、音律、调式和音阶等,适应不同地方风俗与方言习惯而适当加入了拖腔、衬字等。如果有幸听遍祖国各地的《茉莉花》,我们突出的感受,就是各地虽然变体众多,但永恒不变的是其基本旋律要素,这种旋律简单、深情,如同回环往复的一声叹息。那是对人生在世、艰难度日的慨叹,更是于艰难中寻求同调、声息相通的期冀。

  《茉莉花》的海外流传更是一景。据学者考证,最早将《茉莉花》带到西方的是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秘书的英国地理学家、旅行家约翰·贝罗,他在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中记载了中国人唱《茉莉花》的情况,并有记谱。这部游记影响很大,直接引发了歌曲在西方的广泛流行。而在西方流行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对《茉莉花》的使用。在歌剧第一幕,宫中官员宣布向公主求婚的波斯王子没有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要按照约定处死时,姑娘们齐唱的曲调,就是《茉莉花》。另外,《茉莉花》的曲调,在剧中多次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演奏等形式来表现,贯穿全剧之中。在歌剧中,《茉莉花》深沉、抒情而又充满幽怨的曲调,完美地塑造了彼时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此后,《茉莉花》先后被法国歌手米哈伊、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等著名音乐家进行了多样演绎,最终造成了今天西方音乐史上的“《茉莉花》神话”。特朗普的俩外孙在中美元首会面之际献唱《茉莉花》,正见此曲传播之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贝罗在《中国旅行记》中谈到他初次听《茉莉花》的感受时说:“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像那个中国人那样演唱,歌声中充满了情感和幽怨。他在一种类似于吉他的乐器伴奏下,演唱了这首赞美茉莉花的歌。这似乎是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有趣之处在于,他用了“幽怨”(plaintiveness)一词,这很突兀却很恰当。《茉莉花》的曲调本身就来自花鼓戏,而花鼓戏又与艰难世事中人们四处行乞的一段历史密切相关,因此,《茉莉花》从曲调到“茉莉花”意象都与引人恻隐相关,歌曲中的“幽怨”风格其实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以恻隐之心相感而相互会通。

  中国古人在美学品味上倾向于幽深,因为与浅薄的欢乐相比,幽深能使人袒露更深层次的人性,从而更深刻地打动人。故此,古人相会之时,于弦歌丝竹声中杯酒相邀是一个层次,另一个层次则是示之以人生在世的幽远深厚。比如《春秋》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就颇能说明问题:齐晋交战,齐不敌晋,于是使宾媚人往晋劝和,晋人不答应,而且提出“必以肖同叔子为质”,宾媚人当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来驳回,“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孝乃天下之深情,宾媚人以深情劝深情,就是想以此说动晋侯讲和,可谓高明而善通。再有,赫赫有名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叙良友相会的妙处写得好,“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唯深情能劝深情,唯幽怀能动幽怀,人与人之相与,酒肉朋友终嫌浅,袒露心胸、开诚布公,示之以人心人性中的真实面目,才能交到生死不弃的挚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