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父亲的短信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邢子政 时间:2017-07-28 15:45:17 点击: 【字体:

    正午时分,在去临沂的高铁列车上,我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原文是这样的:“子政,你们今天要去山东忆苦思甜了,这是个好事,也是党对年轻干部的关爱。不要会见外部的一切朋友和同学,更不能在外边吃饭,结束时要写出一份好的心得。”几分钟后,我又收到一条类似的短信,内容大同小异:“子政,要去山东了,唠叨两句,不要会见任何朋友同学,学习结束后写出一份好的心得体会。”  

  发信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年过古稀的父亲。他可能是怕我收不到,或者是为了表示强调,竟先后发了两次。大中午啊,这可是他几十年雷打不动睡午觉的时间!  

  作为儿子,我看完这两条短信的心情很是复杂。可怜天下父母心?一阵心酸?热泪盈眶?都不是。实话实说,我当时很不高兴,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有几分埋怨。我心想,父亲您都七十多岁了,退休那么多年了。在小县城里穷极一生不过是一个科级干部,到现在回原单位办个事,人家都不知道您是谁。您不好好在家休养,大中午的不好好睡午觉,操这份闲心干什么?再者说,我也都四十多岁了,好歹也是中央国家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又在领导身边工作多年,您居然对我还不放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我还用您提醒?活动结束后写一份心得体会,还用您要求?您可是把党校的心都操到了。  

  因此,我当时只是给父亲转发了一篇关于养生保健的文章,婉转地告诉他短信我看到了。但是,我并没有表态,没有正面回复他。  

  带着这么一个小插曲,赴临沂的党性教育之行开始了。  

  5天的参访中,我们主要追忆了革命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的血红色的临沂。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当讲解员讲到陈明、辛锐这对革命夫妻相继牺牲的故事时,我触景生情,不住地流泪;在听到用乳汁抢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事迹时,在观看电影《沂蒙六姐妹》中“一门三烈”和“永远的新娘”情节时,我也是心情激动,眼眶湿润。在实地参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金兰物流园等地时,亲眼看到、亲手触摸了处于改革开放中的绿色临沂,也在规划馆展望了明天更上一层楼的临沂。新旧临沂的变化和比较,老区的凤凰涅 浴火重生真是令我们连呼“想不到”。  

  5天时间一晃而过。这是我第一次去沂蒙老区,看过了知道了,想过了明白了,现在,可以回复父亲的短信了。  

  短信内容大体应该是这样的:爸爸,您是一名老党员,是从那个年代一路走过来的,对党是有感情的。您年轻时又是在山东当的兵,对沂蒙那片土地也是有感情的。到了我这个年纪,这些是能够理解的。这次老区之行虽然时间不长,自己可能也只是浅尝辄止,但是很受教育,触动很大。一路上,我确实是抱着正式庄重严肃认真、“不是游客是党员”的态度去参与的,设身处地把自己摆了进去,身临其境,真听真信,入脑入心。我切实地体会到,如果当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如何能走到今天?  

  爸爸,我敢拍着胸脯说,我确确实实是激动了的。当下,世情国情党情等内外部环境已今非昔比,变化全面而深刻。在8900多万党员中,我只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力量不免显得渺小。但不管怎样,我都会铭记您对我从小到大一路的谆谆教导,爱党爱国,在党言党,不忘出身,不忘初心,不忘本;我都会秉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风,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孩子,明底线知荣辱,不贪不占不妄想,不被围猎不变质,确保自己和咱们这个家不出问题。我想,这和“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也是一致的,也是沂蒙精神给我的另一启示。  

  爸爸,我还想告诉您,在老区,我买了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今天我就穿上了它。今后,当我再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也会把脚下的路踩得更稳当、更扎实、更接地气。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