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梅开联苑趣盎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缪士毅 时间:2017-12-26 16:52:46 点击: 【字体: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梅花所蕴含的精神,更深得中国人的喜爱。恰逢梅花渐次开放的时节,我们不妨品味几则与梅花有关的对联,感受古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蒲叶桃叶葡萄叶”归纳于“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体现于“春香秋香”,足见联语构思奇巧,新颖有趣。  

  北宋书画家米芾十分喜欢梅花,梅花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他曾撰有一联:“雪里红梅,雪映红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此联有静有动,色彩鲜明,犹如一幅活脱脱的“梅竹图”。上联紧扣一个“红”字,下联抓住一个“绿”字,妙语天成,意趣横生,吟联恰如赏画,情趣盎然。  

  明代书法家赵 光撰有一联自勉,联云:“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其实,这副对联是唐人虞世南的一首诗《侍宴归雁堂》的颔联。对联有两种,一种是自撰联,一种是从他人作品中选取句子聚集而成,这种对联叫“集句联”,这副对联就是集句联。联语乍看描绘竹经霜而叶翠,梅浴雪而吐香,实为书法家借此勉励自己要像竹那样正直,似梅那般高洁,寓意含蓄,读来给人以启迪。  

  清初文人王寿祚曾题金山草堂联,联云:“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杨柳风。”上联侧重视觉绘景,下联凭借听觉传神,把“梅花月”“杨柳风”描绘得惟妙惟肖。联句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情自景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州城西南有一邓尉山,相传东汉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故名邓尉山。邓尉山为著名的赏梅胜地,有“香雪海”之美誉,恰好从气味、颜色、数量三个角度描述了此地的梅花。邓尉山闻梅馆中有一联:“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吐纳;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旧,四围山色感兴亡。”上联中写及清代商丘人宋荦任江苏巡抚时在邓尉山题“香雪海”的典故,下联中提及清代乾隆皇帝在邓尉山赏梅时所书墨迹的御碑。联语巧用典故,营造出一种历史感,增添了游人赏梅的遐思。  

  杭州孤山为江南著名的赏梅景区,宋代诗人林逋曾在此种梅养鹤,他终生不仕不娶,自云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故有“梅妻鹤子”的典故。林逋是真正爱梅之人,否则也难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传颂千古的咏梅名句。景区内的放鹤亭有一联:“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联语即景成联,自然贴切,好让游人在此赏梅品联时,陶醉于“梅妻鹤子”的优美传说之中。  

  昆明市北郊的黑龙潭景区,以潭深水碧和唐梅、宋柏、明山茶花“三异木”最为著名。清代硕庄曾撰一联赞美黑龙潭,联云:“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寥寥数语道出了黑龙潭的优美风光,游人在此驻足品梅吟联,意趣盎然。  

  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生前酷爱梅花,逝世后葬于杭州赏梅胜地超山,后人在其墓门石柱上撰有一联:“其人为金石名家,沈酣到三代鼎彝,两京碑碣;此地傍玉潜故宅,环抱有几重山色,十里梅花。”金石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学问,所谓“金”指的是青铜器,即“三代鼎彝”,所谓“石”即包括“两京碑碣”在内的各种石刻,吴昌硕痴迷于金石之学,其书画艺术也受此深刻的影响。至于对联中提到的“玉潜”应该说的是宋元之交一个隐居在此地的义士唐珏。这副对联既赞赏了吴老的高深艺术造诣,又道出了后人顺应吴老埋骨超山、以梅为伴的生前愿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