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为官不可学李绅

作者:戴文华 时间:2018-09-30 15:15:42 点击: 【字体:

提起唐代李绅,可能很多人不知其人,只知其诗。他的《悯农》诗二首被选入小学课本,向来为人传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一首诗,不仅单纯地教人爱惜粮食,还教人记住粮食是经过农民用汗水辛勤劳动得来的。第二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农民一年到头辛勤耕种打下这么多粮食,结果却免不了要饿死。不仅寄托了李绅对在封建制度残酷压榨下的农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而且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尖锐批评。

《悯农》是李绅年轻时的作品,从1200年前流传至今,成为一代又代学童的启蒙作品,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在当时,一个尚未步入仕途的年轻人,作《悯农》诗以言志,难能可贵,可敬可佩。

然而,就是这位年轻诗人,在步入仕途后,人格发生了变化,变得显贵,目无百姓,竟然成为一名伤农的酷暴。李绅后来曾在中晚唐任中书侍郎,封赵国公等职,权倾一时。《太平广记》卷269“酷暴”类下有“李绅”一节,读之发人深省。当李绅在淮南当节度使时,就完全失去了悯农心,百姓疾苦他根本不放在心上,露出了一副酷暴嘴脸。“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权威”,“持法峻,犯者无宥。狡吏奸豪潜形叠迹。然出于独见,僚佑莫敢言。”他不仅独断专行,而且酷刑峻法。狡吏奸豪倒是“潜形叠迹”了,僚属百姓也不敢作声,战战兢兢,终日惶惶。 “邑客黎人,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就是说在李绅的暴政下,黎民百姓终日惶惶不安,不知何时要大祸临头了,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当他接到部下“户口逃亡不少”的报告后,这个曾经同情农夫,关心百姓疾苦的李绅,却若无其事地说:“汝不见掬麦子乎?秀者在下,秕糠随流者不必报来。”意思是,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那些颗粒饱满的总在下面,而那些随风而去的秕糠,就不用报告了。在官僚李绅的心目中,逃难的百姓就是“随风而去的秕糠”,不值上报。他早已忘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夫,早已过惯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官府酒肉臭的官僚生活。

李绅一生因作《悯农诗》而流芳青史,也因伤农酷暴流下千古骂名。李绅从“悯农”到伤农、酷暴的蜕变过程,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其一,诗不变,人格会变,“志”也会变。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诗人、文人言志,并非抽象而玄虚,它是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存在的。青少年时之言志,贫穷时之言志,在野时之言志,失意时之言志,并不能作为判断其显达时、富贵时、在朝做官时“志向”、人格之依据。赋诗言志,为官做人,贵在不忘初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青年李绅的《悯农》诗,所言之志是朴实、纯真、善良、厚道、正直的。而当李绅成为当权者后,年轻时的悯农“志”和悯农“心”已荡然无存。可见以一时、一事、一诗、一文来评判人的品行,有时是不可靠的。李绅的蜕变表明,有“志”、有学问的人,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志”也会变化,品德也会由好变坏。

其二,文如其人,也有言不由衷,人非其文。从古到今,文如其人的官员不乏其人,如范仲淹、苏东坡、于谦、文天祥等等,他们既有好诗文传世,也留下了千古功德,流芳百世。然而,有些人诗文作得好,但做的又是另一套。像李绅这样人非其文的人物也大有人在。就是在当下,找几个像李绅这样的人物,也不是什么难事。有些人刚走上领导岗位时,写文章或做演说,立志做一个好官,也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久而久之,手中有了一定权力,就改变了初心,目无百姓,私欲膨胀,无所不为。因此,为官做人,要不忘初心,心中有民,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千万不可学李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