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手记】宣蓉:“严守规定”背后的脉脉真情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我因为信访件调查来到新丰镇城北新区,刚下车就看到一位行色匆匆的老人从眼前经过,这不是一个多月前我在“正风肃纪镇村行”走访中遇到的老大爷吗?于是我唤了一声,“吴大爷,您赶着去哪啊?”
吴大爷回头看到是我,便停了下来,笑眯眯地告诉我:“去厂里上班,施书记给我找了个工厂看门的活儿。小姑娘,我快到换班时间了,就不跟你多说了,谢谢你啊。”
我看着吴大爷虽有些佝偻但精神十足的身影,由衷地替他高兴,眼前的人身上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怨气和无奈了。
还记得第一次见吴大爷时,他“怒气冲冲”地向我抱怨:“我今年五十多岁了,老婆和女儿都有病,全家就靠我一个人种点树过活,怎么就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了?村里那么多低保户,不见得都有我困难,怎么人家能办我就不能办?”紧皱的眉头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真实的不理解。
“村里有告诉您您为什么不符合条件吗?”
“有,说是我老婆和女儿都不在我户口本上,按规定来算我是一人一户。”说到这里吴大爷有些垂头丧气,“但我们实际上是三个人一起生活啊,都是我在照顾他们娘俩,怎么就不符合条件呢……”
听着吴大爷声声的叹息,我们一行人很不是滋味,随即便赶到村部了解情况。听了我们的疑问,同丰村杨会计也很无奈,“老吴的情况我们清楚,他和一个外地的智障妇女共同生活,还生了一个智障的女儿,但因为二人并没有领结婚证,所以至今为止老吴的户口上还是只有他一个人。现在办理低保的要求严格,是以户为单位计算的,老吴个人的收入已经超过低保户的收入水平了,所以不符合办理条件,就算强行申报也会被民政部门核减掉。”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就没有什么变通的办法吗?”
听到我们的追问,现场竟然出现了片刻的沉默,就这么过了一会儿,村书记首先打破僵局,“给老吴上低保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已经将他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结对帮扶的人员时不时去慰问和提供帮助。村里也在帮他联系镇上的一些企业、工厂之类的,因为他年纪大了又没什么手艺,所以希望给他找一个类似于保安一样的工作,让他既能够照顾家庭又能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就目前来说这已经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接着,村主任说道:“是啊,施书记为了老吴的事情已经联系了好几家企业了,但老吴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工作真不好找,前两天村组干部开会的时候大家还商量如果实在没办法,就让老吴来村部打打杂,开点杂工工资给他呢。”
“村里有时候买树苗也会给他送些过去。”“周围邻居对他们家也很好,常常帮忙照顾。”见书记和主任说话了,大家也纷纷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回想起这些,我内心有些复杂,低保、扶贫等政策虽好,但毕竟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势必会将一些实际有困难但不符合规定的人群“拒之门外”。看到原先对生活万分失望的吴大爷在村组干部的帮助下重燃希望,我既有满满的感动又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当中,党员干部在“严守规定”和“急民之所急”中如何把握平衡,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政策制度的前提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已然成为对我们工作作风的一大考验,只有坚守“为民”初心,不避艰、不畏难,在遇到艰难险阻时懂得在“规矩、方圆”允许的范围内另辟蹊径,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这样的脉脉真情才必然会温暖群众的心,也更能赢得他们对党以及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信心。
(区监委第一监察员办公室 宣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