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咱不怕“麻烦”

来源:宿城区纪委区监委 时间:2019-02-26 09:45:39 点击: 【字体:

2019年1月26日是我踏上纪检工作整整第336天。作为新人,我每件事都早早谋划,生怕落在后头,就连这次春节扶贫慰问也毫不例外。从超市买完东西出来,连家也没回,一股脑就扎村里去了。

雨后,村里尚未铺齐的小路显得泥泞,每走一段路就得把脚靠在石头上蹭蹭裹在鞋底的泥土,然而这种景象对于我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一会,我在村头看到了那个瘦弱的小老头,我知道,接到我电话后,老朱为了让我少跑几步,早早地便在此等候了。

“老朱啊,给你带点生活用……”

“你看你,又买东西来,下次别再这样了,我这啥都不缺,你们年轻人赚钱也不容易。”老朱小声埋怨着。

“没事,老朱。”我边说边用目光四处搜寻他那辆代步小三轮。

“老朱,上次你托我给你问的居民医保的事情有眉目了,你今年享受减免政策,不用再自己掏钱了。”我边说边把东西塞在他的小三轮车上。

“是嘛,感谢党!感谢!真好……真好……”没啥文化的老朱一直在嘴里嘀咕着。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拍了拍老朱的肩膀,“我把车给你蹬回去啊。”

“那怎么行,你坐上去,我来骑,到咱家喝杯水。”老朱一边怯弱地跟我商量着,一边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攥着我的胳膊。如此这般,我也不再推辞他的好意,只得配合他。

别看老朱身子瘦小,骑起车子来一点不含糊,遇到上坡,他索性站起来蹬,屁股一扭一扭的。

“蹭……蹭……”一阵急促的刹车声。

出现了一个令我和老朱都感到意外的事,突然就冲出三个人来,把我们三轮车给拦了下来!

“你们咋来了,之前不是商量好了嘛。”老朱发出底气不足的质问。

“我们知道今天政府有人来慰问,我们决定不等了!”其中一个貌似带头的中年男子回道。

出于职业敏感,我知道这是要举报反映问题的,“几位师傅,有什么话咱们到老朱家慢慢说,横在路上也解决不了问题。”

“老朱你看,还是人家领导说的对,走,去你家!”那男子说完便带着剩余两人径直往前走了,老朱嘴角隐隐地抽着,仿佛要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这一路,老朱默默地蹬着车子,一言不发。

“到了。”那男子率先打破沉默。

“同志,我们今天出此下策是因为有问题要反映。”那男子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是老朱的挂钩帮扶责任人,也是纪委领导,之前我们早就和老朱商量过,他怕给你添麻烦不肯说……”

老朱坐在一个用树墩自制的简易板凳上,深深地嘬了一口烟,依旧是一言不发。

接下来,我仔细地记下面前这三人的诉说,从举报内容来看,所有矛头都指向村里的副主任老翟。

话别,已是下午五点,在从老朱家回来的路上,我的所有思绪都在围绕这个线索连轴转着。

过了几日,老翟却主动找我来了。

“同志,听说有人举报我,我来配合调查了。”老翟直接开门见山。

“正好,老翟,我也有些事情需要了解一下,有群众举报你为你儿子违规办理……”老翟直接打断了我的问话。“没错,我儿子就是低收入农户,我认为他是符合条件的,他们这是在诬告,我需要组织证明我的清白。”老翟的话铿锵有力。

“你是否知道低收入农户的标准是什么?”我接着他的话茬问。

“当然,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年,我儿子家庭条件不好,正满足。”老翟信誓旦旦。

“那你是否知道你儿子、儿媳一个月收入是多少?”我接着问道。

“当然,儿媳在家无业,儿子做零工,每月2000多块钱,他不符合,谁符合?”老翟看起来似乎依旧愤懑难平。

“据群众反映,你儿子的家庭情况可不是你说的这样。”

“同志,红口白牙,人嘴两片皮,他们说的你信,我说的你为啥就不信,你可不能对我有偏见啊!”老翟再次略带讥讽的语气反将了我一军。我知道此时如果没证据,谈话已然进入了死胡同。

“老翟,你儿子、儿媳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流水显示,每月两人加起来7000一个月,一年八万四,你再解释解释呢。”

“比你儿子家庭条件差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他们不符合呢?”我乘胜追击,继续追问。

“这……”老翟刚进来的气势突然没了踪迹,像蔫了的黄瓜。

“唉,大家都知道扶贫贷款利息低,我想占个小便宜,这才利用自身职务优势动起了歪脑筋,我……”老翟用力地拍着大腿支吾着。

又过了几日,我突然接到老朱打来电话:“小周,老翟的处分决定已经在支部大会上宣读了,我那几个老朋友托我跟你说声谢谢,就是给你添太多麻烦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哪的话,老朱,咱不怕麻烦,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如果哪天你这个老党员犯错了,我照样也得找你谈话哦。”

“那估计你是没这个机会咯,这辈子,我老朱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似乎是我与老朱相识以来,他说的最硬气的一句话!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