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二月二
三月的节日像赶集一样都聚在了一块儿,今天是妇女节,农历上是二月二,这在古代也算是个不小的节日。宫中过大年,虽说正月十五便告一段落,但悬挂的天灯、张贴的对联却要到过了二月二才撤下,二月二过了,宫中漫长的春节假期算是结束了。
老百姓自然不能如此悠闲,二月二在农事上是个关键的日子,此日乃“春耕节”,家家户户赶耕牛,播下第一颗种子,期待秋天的收获。民谣还有如此说法:“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春耕可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生计之事,根本关乎国家的繁荣兴盛,是故天子虽贵,亦得亲耕,以为示范,哪怕只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礼仪,却代代相传,绝不可弃。
天子举行的亲耕礼仪,有一个专门的词,曰“耕籍礼”,有的古书中也写作“耕耤礼”,其实是一样的。这个“籍”字的含义相当深刻,三国时代吴国学者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为之。”天子日理万机,政事繁冗,躬耕陇亩、春种秋收之事还是有赖于亿兆生民,天子亲耕意在传达国家对农业与农民的重视,只要上下同心、协同努力,就能获得丰收。
明清两代天子举行“耕籍礼”的地方,今天还完好保留着,这就是北京城南的先农坛。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有六百年的历史了,内有观耕台,乃是天子观看大臣亲耕的地方,台南有天子的“一亩三分地”,则是天子亲耕之所。只是,亲耕的日子,却不是前述民谣中说的都在二月二,而是在仲春时节择一吉日。
二月二也被称为“龙头节”,这也和春耕有关,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能腾云致雨的瑞兽。春雨总是令人向往的,一场雨后,空气愈发清新,碧草更加娇嫩,是极适合远足的。宋朝诗人王廷珪,在二月二出城到郊外去,蒙蒙春雨可止不住他的脚步,请看他的《二月二日出郊》:“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好一副二月二乡村春景图,王廷珪写的是山城,山城多雾,村子隐在雾中,黄鹂清脆的鸣叫破雾而出,而由于山城的地形,耕田高低不一,应当就是梯田,燕子飞行在田间忽上忽下,农人了却今日耕耘事,手牵着累了一天的耕牛,牛上坐着吹笛的小儿,向家的方向走去。这悠然自得,乃是辛劳后的体会,实在令人艳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