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米粉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但无论生活平淡与波澜,得意与失意,于湖南常德人来说,端上一碗粉,绝对是一种自然的满足,一种平淡的幸福。桃李春风,江湖夜雨,家乡米粉,自带多情。
常德的米粉模样儿有粗有细,有圆有扁,有汤有干,有拌有炖;盛粉的家伙什儿既有圆瓷钵,也有大钢碗;味道那就更丰富了,麻辣三鲜红烧肉、牛肉牛筋牛杂汤、谷鸭肉丝猪蹄子……经过老板或抓或捞、或挑或舀、或倒或浇,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手法,一碗粉转眼变得鲜活,空气中,各种烹煮熬制的肉汤浓香、辣椒面儿的油香、小葱花的清香,迅即弥漫开来。
我小时候对丁家港乡街道飘出的这种味道印象极深刻,乡卫生院斜对门的西墙边,支了几块板子,盖上石棉瓦的棚,成了一家粉馆,那馆子的葱香味特浓。上小学、中学,这儿都是必经之地。眼前的粉,还未挑起,味已入心,忽然觉得味道也安静定格了下来,就在那一瞬间,就在这路的转角,初心初味,沉沉地落在了碗里头……
胃这个东西还真是有记忆,家乡的米粉之于他乡的游子,总是一种牵绊与思念。
早些年我从乌鲁木齐回常德,一落长沙,总得要先找上一家粉馆开吃;返回新疆前,必找家粉馆先搞两碗再动身起程。父母亲前往新疆,从机场进家门,我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他们带来的湿粉烫上一碗,哪怕是深夜也必须如此,粉一落肚,反倒感慨起远在异乡的种种况味了。
2015年春节,我在新疆没有回常德过年,同乡老汪、志刚、桂军夫妇一起去乌鲁木齐幸福路大市场,吃了顿常德米粉,虽是干粉泡开的,但却吃出了很浓的家乡味。听说后来这个粉馆老板,一位执着的常德石门人,专注常德米粉推广,硬是注册了商标,把常德粉馆开向了天山南北。
如今的常德,隧道高铁指日可通,诗墙画墙交相辉映,江南江北一体打造。米粉也更带劲更湿滑,更丰富更诱人,更有味更可口了。端一碗米粉,听一曲丝弦,满齿流香观南北两岸,品咂有声赏诗画溢彩,面朝沅江,四季过往,那些乡愁别情、聚首畅快,兴许都会一并感慨在这碗里江里,是多么走心的事儿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