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听那一声春雷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0-03-11 10:05:37 点击: 【字体:

一雷惊蛰始,春回万物生。

  小时候,对节气不敏感,只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长大一些,渐渐懂得分辨早春盛夏晚秋初冬,而如今,才越发觉得古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各有妙处,各有特点。

  譬如惊蛰,像大自然在临睡前设置的闹铃,度过一个漫长的冬日,经过立春、雨水,虽然感知到天已透下黎明的光,但大地仍不愿睁眼,直至隐隐响起一声雷,才算叫醒了春天的所有情绪。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这个名字也是“成长”的结果,原来叫作“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才改作“惊蛰”。我倒认为惊字好,反映出天地生灵对气候的快速感应。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变化确是惊蛰最明显的标志。

  不说地上,偏说地下,可见惊之深,惊的又岂止是地下冬眠的虫子?本来是凌厉的寒风,听到这声雷,一下子息了脾气,变得越来越温润柔软,让人怀疑似乎换了性别,成了春姑娘悠长的呼吸。还有河岸两旁的垂柳,听到这声号令,干枯的身躯也抖搂出些许烟青色,走近细看,每一条柳枝都是纤细的手臂,配合弯弯的腰肢舞动着。

  小草不约而同地探出绒绒的脑袋,如果蹲下与她们对视,你会感受到她们好奇的目光。什么是新鲜?一棵小草就是最生动的答案。当然,这与前些日子倒春寒裹来的一场小雪有关,那是冬天最后的挣扎。惊蛰过后,小草的心就安稳下来,静静地等待雷声去催促羞羞答答的春雨,属于她们的春雨。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春雨通常选择在夜里降临,淅淅沥沥,如丝如线,人们是察觉不到的。要么是听到了雷声,立马打开窗,触摸湿润的空气,才知道雨的到来。要么是等到次日早晨,看到枝叶舒展,挂着晶莹的雨露,才觉悟昨晚的梦为何如此清甜。

  有了雨,春天就有了丰艳的理由。太阳也红了脸开始和蔼起来,桃花等不及,提前在枝上打起了滚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可不是说笑,虽然现在还未到盛时,但也已经温暖了人们明媚的眼眸。

  惊蛰不过是春天的前奏,却为一场盛大演出拉开了帷幕。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邀请这些精灵们热闹起来,并不需要许多时日,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的力量是绵软而强大的。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对惊蛰最敏感的,还是耕作的农人。经过了冬季的休整,身体与农具都蓄势待发,田野里翠绿的麦苗在为拔节做着准备,仅靠那点贵如油的春雨是不够的,还须从河里井里引来水,让麦苗喝个饱。其他的农活也接踵而至,调遣着人从田地到菜圃,从早到晚,忙个不休。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还有什么比春播秋收更踏实与满足的事情呢!

  春天之所以美好,因为是一年的开端,处处洋溢着希望。惊蛰之所以动人,因为是春天的一声嘹亮号角,吹响的是万物复苏的集结号。“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而今年春节以来,对于国人来说是铭刻于心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使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人们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随着那一声雷,终究向我们露出了她灵秀婉约的面容。

  惊蛰已至,相信姹紫嫣红已经不远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