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
听当地朋友说,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
起伏的山峦若隐若现,蜿蜒的山道上杜鹃盛开,雄壮的《红星歌》中,一支队伍精神抖擞,踏步走向井冈山……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给我留下的井冈山印象,也是我第一次认识的井冈山。许多年过去了,而今终于把平面印象变为眼见的立体。
从“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地方出发,我们一路来到井冈山。“井冈山上哟嗬嗬咳,太阳红啰嗬……”车厢里熟悉的歌曲一支接一支,仿佛回到那久远的年代。四周被重叠的山峦包围,我们在“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穿行。
次日清晨,含着丝丝甜味的湿润空气把我们唤醒,此时的井冈山被浓绿包围,山坡平缓处,不时显现红泥建造的农舍。晨雾中,井冈山那么静谧,宛如一幅浓淡晕染的山居图。
谈兴正浓的我们还在细细品味,车子已来到黄洋界。碧绿的山色中,雾霭升腾时聚时散,“纪念碑”兀立山峰之上。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直至碑下。纪念碑高约30米,用花岗石建造,正面是朱德以遒劲的笔力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全国人民所熟悉的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碑后还建造了硕大的花岗石屏风,镌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全文,还有朱德书写的“黄洋界”三字。碑文以阴刻鎏金制作,远远望去,金光耀眼,熠熠生辉。不远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构筑的工事和修复的红军营房。轻抚巍巍石碑、体卧浅浅坑道,仿佛能够感受到中国革命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黄洋界保卫战的悲壮。
“1928年8月,毛主席亲率红四军主力赴湘作战,只留下两个连驻守黄洋界。敌军获知消息后调集四个团的兵力前来进犯,就在敌人要冲上山口之际,红军打出的一枚迫击炮在敌群中开了花,同时守山军民趁势枪炮齐鸣、鞭炮助威,杀声震天,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回师井冈山,留下了一大堆尸体和枪弹连夜逃跑。毛主席闻捷报,喜眉梢,展纸握笔,饱蘸浓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听着生动的解说,我们不禁感叹:红军战斗力的强盛正是得益于“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目标。这不,在被人们称为“朱德小道”的“挑粮路”上,苍松翠竹间我们找到了挺立的大桷树。
这是四季常青的阔叶乔木,质地坚硬,生长缓慢。不似想象中的粗壮,却记载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928年,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对红色苏区井冈山实行封锁,军需一度困难,年近半百的朱德总司令与年轻的士兵一道,从山下挑粮上山,战士们不忍心,遂把朱老总扁担藏起来。朱老总又找了一根并亲自在扁担上写下“朱德记”三个字。以后每当朱老总与战士挑粮到大桷树下都要休息咂袋烟,打趣逗笑。背靠大树,我们尽心体味朱老总劳动之后的惬意,“宛如田舍翁”的可敬可爱,心中是满满的思念。
井冈山被誉为红色旅游胜地,这里到处都与中国革命关联,到处都有动人的故事、神奇的传说……而茨坪,这里的“星星之火”现在已“可以燎原”,是井冈山旅游的中心。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海拔800多米、方圆20平方公里的茨坪条条柏油公路与环城公路相连,犹如银线系着明珠。区内依山顺势修建了烈士园、井冈山博物馆等,最让人动容的还是数不尽的革命遗址,像闪光的宝石镶嵌在茨坪,发出耀眼的光辉。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细细寻找,只要见白墙或黄墙、面积稍大的地方,准是了不起的建筑:“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红四军军部”“军械所”……
古色古香的民房一字排开,屋前空阔,树冠下凉风习习,深井里甘泉悠悠。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时就居住在这里。他们的住房十分简朴,每间面积不到10平方米。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在这里指挥若定,领导井冈山斗争。潮湿的土屋里,毛泽东当年用过的桌子、凳子、马灯、砚台、毛笔等都一一存列,供人参观。
长期的战斗生涯,毛泽东已养成夜间伏案的习惯,每当深夜他撰写文稿或思索问题遇到疑难时,都要披衣出门在房前踱步,在“读书石”上静坐,沉沉黑夜中,只要窥见忽明忽暗的星光,那准是他点燃香烟进入千军万马、波澜壮阔的思绪之中。一代伟人就餐的八仙桌油漆早已脱落,乡间常见的条凳依稀可辨木纹,耳畔响起了“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这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歌谣。这山这水这屋这桌,毛泽东的名篇《井冈山的斗争》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此时,天空下起了微微细雨,兴致盎然的我们一口气登上茨坪南山顶,但见花果山腹中衔泉,溪流淌泻;挹翠湖水与山间野兰交相辉映,湖上碧波粼粼,山间花木繁茂。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了,兰花坪一带的天空出现了不常见的彩虹,如嫦娥弯眉横跨茨坪上空,真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