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我家门前本无路 今有大道通全球

作者:朱子丰 时间:2020-10-13 16:36:06 点击: 【字体:

我家住在大丰、东台、兴化三片革命老区的交界处,属水网地区,沟河纵横,港叉密布,人们出行全靠小木船,遇有较大的风浪,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翻沉溺亡事故每年不下十来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级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水乡人民欢呼雀跃,层层规划、落实。我们那里先是从修小路建便桥开始的,结合平整土地,清除沟塘坝埂,大搞条田化、居民点等工程,组织农民修路筑渠,造闸建桥……从冬到春,年复一年,我家门前终于诞生了一条可供通行的泥路,人称“富民路”(下同),水乡人破天荒地有了第一条通连外界、通向富裕的“天路”“金桥”。

嗣后,随着交通事业的篷勃发展,富民路又接连改铺了渣油、水泥,路况有了根本的改善,路面更加结实平整,路边还装了电灯,建了便民公厕,晴雨昼夜均可通行。

门前有了富民路,农副产品的销售、商品百货的流通就有了快速通道。农村富余劳动力插上了闯天下的翅膀,助他们挣来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富民路成了“摇钱路”、“发家路”、“幸福路”、“小康路”,此路“身”处三市(区)交界处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十分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提高区域竞争力。而且随着“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的快速建成和干线公路网的日臻完善,富民路愈益四通八达,纵横天下,通连全省全国,通向“一带一路”,通达整个全球,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中。(朱子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