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幸福的琴弦
位于豫南的确山县确实有山,这里山挽山,水连水,山环水绕,景色宜人。
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镇位于确山县城西部,抗战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过。经过厚重“红色文化”的浸润,这里的人们坚毅、果敢、勤奋。
竹沟镇的小王庄村人口不多,村子背靠青山,腋挟秀水。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如今远近闻名。一拨从小王庄走出去闯荡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带回的不仅有资金,还有技艺。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金堂是村里第一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外漂泊的日子,艰辛可想而知。他在北京的街头卖过菜,到建筑工地打过杂,后来到一家工艺美术厂做学徒,再转到国营提琴厂当小工……
我和王金堂是发小,每次回乡都要去王金堂的提琴厂看看,与他聊上几句。谈起在外创业时的举步维艰,王金堂至今记忆犹新。为了掌握制作提琴的真本事,他做梦都想拜师学艺,可是人家不收徒弟,更不教技术,怎么办?
“我就巧学。”忆及当年,王金堂打开了话匣子,油漆是提琴制作的关键环节,一把好的提琴首先要做到美观大方,让人赏心悦目。为了让自己制作的提琴色泽亮丽,他在学习调制油漆方面没少下功夫。看到别人刷漆,他就在一旁偷偷记录,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眼都舍不得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灵手巧、刻苦钻研的王金堂很快掌握了提琴制作的工艺流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金堂在北京郊区租了几间小屋,开办了自己的提琴工坊。“万事开头难。刚创业那会儿,有了技术,却愁资金。无奈,只能从牙缝里抠,从一日三餐中省,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说到动情处,王金堂眼里闪着泪光。为了省钱买琴料,他和工友们一度只得捋野苋菜吃,从苋菜发芽一直吃到苋菜出穗……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提琴工坊日渐走上正轨。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金堂把自家几个兄弟带到北京,手把手教他们制琴技艺。山里人没读过太多书,但骨子里却诚实本分、吃苦耐劳。兄弟几人很快出师,此后,家乡的年轻劳力也陆续被招到了城市。滚雪球式的发展,伴着艰苦创业,一批竹沟人在北京的提琴制作行业站稳了脚跟,他们纯手工打造的小提琴,每一把都是精品。
谈到授徒传艺,王金堂骄傲地说:“我教的琴师有三五百人,我知道他们像我当年一样想学真本事,所以我愿意倾囊相助。”
曾经手握锄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如今拨动命运的琴弦,把名字写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县里注意到了这些琴师,并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动员他们把提琴厂迁回家乡。县里为他们无偿提供土地,免费建起厂房,五年内免税。有了政府支持,政策惠民,几十家提琴厂顺利入驻县城西北的工业园区,确山提琴产业园诞生了。“提琴之乡欢迎您”,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为了带动乡亲脱贫致富,也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王金堂兄弟几人把提琴厂搬到家门口,扎根在生养他们的土地上。巍巍青山下,潺潺溪流旁,一座座整齐的厂房拔地而起。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五湖四海的客人纷至沓来,琴商以及艺术家们,一拨接着一拨,考察调研,洽谈业务,吟诗作赋……山窝里飞出金凤凰,确山提琴火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
如今,一条宽阔的柏油路通向小王庄,路两边盛开着鲜艳的格桑花,格桑花又称“幸福花”,寄寓着这里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远处,风力发电的巨型扇叶以有力的节奏旋转,呼呼的风声似银鹰穿空……
王金堂的提琴厂在村子最深处,像山峦的绿色裙裾上盛开的白色牡丹花。这是一座建筑面积千余平米的中西结合式建筑,第二层和第三层是生产车间。几十位年轻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各司其职、严把工序,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当有人质疑提琴厂对环境有没有污染时,一位琴师微笑着说:“提琴厂是环保企业,绝对没有污染。即使是油漆,也是用纯天然植物色素调制的。”
镇里有近百家大小提琴作坊,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确山县还成立了提琴协会,组建了小提琴演奏乐队,镇里的中小学开设了小提琴课。你听,那“吱吱呀呀”的琴声,虽然稍显稚嫩,但已经有模有样,一批小乐手正在茁壮成长。
听说王金堂的儿子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专修提琴专业,村子里还有好几位琴师的孩子都就读于高等音乐院校,我由衷为他们祝福。新一代琴师正用父辈打造的提琴,向人们传递着好声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