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片乡土
闽西的深秋,枫叶火红稻谷金黄,天地万物染上一层秋的包浆,美得令人沉醉。雨是在我坐上梁永英的车子驶离上杭县不久开始下的,一直下到中都镇梁永英的家庭农场门口才停,前后半个多小时。
福建省上杭县中都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海拔不高,植被良好,林木密如稻株。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都人,梁永英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从小就干农活,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2002年,她考入华东政法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她在省城工作,与同乡大学生李晓文结婚生子。梁永英月子是在家乡坐的,孩子全部用母乳和米糊哺育,米糊的原料就是家乡大米磨出的米粉。虽然从小吃家乡米饭,玩家乡泥巴,但在这之前,梁永英对家乡泥土的感情,似乎仅停留在肌肤之亲,对家乡米饭的感情,也局限于口腹之欲。月子期间,她对泥土和米饭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心和家乡贴得这么近,就像婴儿紧贴在自己怀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泥土的清香、草木的清香、米饭的清香、果蔬的清香……梁永英从来没有感到家乡这么香,这么可爱。
2010年国庆节,梁永英回乡看望父母和公婆,看到路旁广告牌上的“福建省抛秧第一乡”,既兴奋又羞愧。兴奋的是家乡竟如此出名,羞愧的是自己对家乡竟一无所知。
“这是个大有可为的宝地。”梁永英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又加深了。那一刻,她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这念头如此强烈。
梁永英之所以选择种植水稻,首先是那几年水稻收成不错;其次是国家大力倡导“家庭经济”,土地流转有补贴,种田也有补贴,政府还出资推进高标农田建设,修建机耕道铺设水泥渠道,以利于机械化作业、灌溉和运输。
一度把回乡创业诗意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梁永英,渐渐体会到什么叫“万事开头难”。
2012年种植的50多亩早稻,因为经验不足,其中15亩秧苗烂在田里,给梁永英泼了一头冷水。但是她没有退缩,权当洗了个冷水澡,血反而更热了。早稻秧苗已经过季,无秧苗可补种,梁永英灵机一动,补种晚稻黑糯,“无心插柳柳成荫”,黑糯收成极好,且受到市场青睐。
之所以“有心栽花花不开”,并非运气不好,而是能力不足。有了这次失败后的意外成功,梁永英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尽一切可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015年,梁永英农场流转耕地已达860多亩。有了规模,机械化就得跟进,她先后购买了插秧机、烘干机、无人机。第一次使用插秧机时,乡亲们跑来看热闹,看着插下的秧苗歪歪扭扭,断定风一吹它们就会倒伏。乡亲们认为,世世代代的抛秧传统,岂是说丢掉就丢掉的?第一次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乡亲们跑来看笑话,认为无人机的风力会导致稻子倒伏,不可收拾……
面对质疑,梁永英总是笑着说:“接受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给大家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梁永英成功了,无论效率产量还是品质,都高于传统耕种法,产值和产量连年翻番。
近年来,梁永英的农场连年丰收,生产加工的稻米成为上杭和龙岩最受欢迎的优质稻米,并辐射周边县市,还不断有电商加盟。
梁永英对乡土的感情和感恩与日俱增,对乡亲的感情和感恩与日俱增。她认为,报恩的方式之一,就是善待耕地和乡亲。她积极承担耕地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以秸秆还田和紫云英轮作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通过畜禽固液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沼液灌溉,倡导绿色种植。
她向村民传播现代农业理念,把他们由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数!”梁永英一直鼓励村民有偿流转土地,统一耕种。同时,她也积极雇佣出租土地的农户到其农场做插秧、施肥、除草等工作,不会因为土地出租而无所事事。目前,梁永英为万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村里有一对贫困夫妻,妻子身患重疾,丈夫是听障人士。在梁永英的鼓励和支持下,丈夫一口气流转100多亩耕地,技术由梁永英免费提供,种子只收成本价,稻谷高于市场价收购,插秧、喷药、收割、运输等环节,全部使用梁永英的现代化设备,运输费用也由梁永英承担。两年后,这对夫妻脱贫了。100多亩耕地,夫妻俩做梦都不敢想啊。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对我而言,播种就是大喜事,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说到这里,梁永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乡亲们的想法应该和我一样,他们看到了希望,所以才会热切地播下希望。”
如今,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比比皆是,但有一件事,梁永英始终亲力亲为——看水,就是到田间查看水稻是否缺水。尤其是夜晚,骑着摩托车看水,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灯火,虫鸣蛙叫,清风徐来,稻花香里“听”丰年,充满诗情画意。梁永英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以播种的方式,在家乡的沃土上书写着丰收和乡愁的现代版诗词。
“中国人民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梁永英家庭农场院墙上的一句话,道出了许许多多劳动人民的心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