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
十月的一天,我随朋友一起去村里探访他的一位老友。老友暂时脱不开身,朋友便引我在村子里闲逛起来。
近些年,“新农村建设”一词经常出现在媒体中。可对我而言,那好像只是词汇,从没有具象化过。但在这天,当我随朋友漫步在陌生村庄的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像一个个精灵,飞出我的大脑,在阳光下化作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明净的窗户,以及那盛开的花朵、累累的果实。我们随意拐进一条小巷,穿过两侧排列整齐的民宅。那些民宅,有的前院院墙爬满了翠绿的丝瓜秧苗,点缀着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兀自热烈着;有的后院墙头探出一枝果树枝,上面缀满了压弯枝头的尚未成熟的果子。我们在绿意与静谧间迂回,偶尔会被深巷引到田间。望着那延绵不断的绿野,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的“新”字如和煦春风般扑面而来。
在一个转角处,我们被一间掩藏在时光深处的老屋攫住眼睛。
老屋在一条狭长的胡同里,胡同一侧的院墙与其他院墙不一样,由不规则的石块砌成。墙上藤蔓缠绕,两个淡黄色的葫芦点缀其中,每块石头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堵墙,走向那道刻满了岁月痕迹的木门。我的手拂过墙缝,感受着它的与众不同……
也许是我们在那院墙外停留了太久,忽然,巷子尽头传来了狗叫声,紧接着,走过来一位老妇人。她狐疑地问我们找谁。我指着那道门问,不知里面有没有人,可不可以进去看看。老人笑容和蔼,她说,这老屋没人住,你们要看就进去吧。然后,她轻轻推开没有上锁的院门。依旧是小心翼翼地,我们走了进去。
整个院子仿佛是一个植物园,栽种着各种瓜果蔬菜。刚才在墙外看到的葫芦就是从院里探出去的,好像知道外面的世界需要它点缀。
随后,老人为我们打开了正屋的门。低矮的房子里堆满了农具与杂物,但并不显乱。没有间隔也没有顶棚,裸露的房梁呈暗黑色,与屋顶作为龙骨支撑房瓦的、看起来颜色很新的芦苇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刻,阳光从南墙的两个窗户投进了长长的光束,那木制的窗棂,像一部黑白电影的某个镜头。我盯着那窗户,仿佛看到一个留齐耳短发、穿对襟袄的少女,正在窗前糊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时间,如梦如幻……
走出院子,老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巷子尽头她家坐坐。
她家门前是一块儿空地,一棵高大的柿子树遮出了一地荫凉。我们就在树下闲聊起来。她说刚才的老屋是她公公婆婆留下的,已有百年历史,除了翻修屋顶,其他地方没动过。她说自家房子也建了五十多年了,现在住得非常好。儿女们都在外工作,那老屋子没人去住,就闲置了。
我说可惜了。她说没什么可惜的,至少它见证了以前的苦日子如何变成了现在的好生活。停顿了一下,她接着说,现在搞新农村建设,我们肯定积极响应,再老的房子也不会让它看起来破败。那院子很漂亮吧?我就喜欢用绿色装饰它。百年老屋又怎么了?绿色就是它的精气神!
询问得知,老人今年八十一岁了,身体硬朗,性格爽快。耄耋之年的她和百年老屋一起,见证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依然保有精气神。
告别的时候,她从院子里的葡萄架上摘了两串熟透的葡萄塞给我们。道谢后,我顺手将一粒葡萄放进嘴里。真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