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灵犀一点通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跻身文创界“顶流”,相关产品在线上商店发售后3秒被抢光,冬奥特许商店排起数百米长龙,可谓一墩难求。
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此前用大运河淤泥和沿岸种植的小麦种子组成的“运河出土小麦盆栽”在网络直播间首发,瞬间售罄。据统计,购买该盆栽的大部分是年轻消费者。
凡此种种,文创产业已蔚然成风,中国更因厚重的文化历史沉淀而独领风骚,展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
支撑“一墩难求”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或许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冰墩墩这么受欢迎?网上连续数日登上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数十亿人次,购物平台上的相关网店,带有“冰墩墩”关键词的商品几乎都是“秒空”;而在线下,北京王府井特许商店门前,排队购墩的热情远远压过了冬日的寒风。
有人说,“因为它的造型实在太可爱了,让我无法拒绝。”毫无疑问,冰墩墩造型确实可爱,谁看到都会在心底涌起一股开心和暖流。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偏偏这样的造型可爱得恰到好处、可爱到让人不能释手?
一切美好的结果,都有一个辛苦付出的耕耘过程,正所谓“人间万事出艰辛”。其实,创意设计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组建了一支设计团队,这支团队原本由12名做平面设计的成员组成,后来又增加2人专门做3D设计。他们不眠不休,共画出上万幅手稿,形成50多套方案和创意,并从中挑选了16套报给北京冬奥组委。
专家组从来自全球近6000套方案中选出10套,有3套方案来自曹雪的团队,其中就包括冰墩墩的雏形——一串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北方小吃,接地气,外层的糖衣也能让人联想到冰雪运动,而这层糖衣正是日后冰墩墩冰壳的灵感来源。
为了着重体现中国元素、冬奥元素,他们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和相关专家建议继续完善设计,经过反复试验比对后,他们决定:只保留冰壳,里面的包裹物用熊猫作主体。因为熊猫有中国特色,在全世界很受欢迎,作为吉祥物的原型更合适一些。
又是一番累彻骨,设计团队发现简约的形象设计更受欢迎,一只熊猫、一套冰壳足矣。如果太复杂了,反倒会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
最终,戴头盔、穿冰壳的冰墩墩诞生了,象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彩色光环点缀在头盔上,显得未来感、科技感十足。
中国元素和冬奥元素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回头来看,以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在中国举办的历届盛会中并非首次——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晶晶”,2017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的官方logo,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成都第31届世界大运会吉祥物“蓉宝”……都是用中国的国宝熊猫作为吉祥物。
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以冰墩墩为代表的用熊猫作为吉祥物的文创产品能够风靡内外,除了艺术、科技和时尚的因素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辐射力和吸引力正在增强——熊猫象征着和平、团结、友谊、和谐的美好寓意,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世界范围来看,熊猫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符号之一。
所以,本届冬奥会上频频出现这样的场景:各国运动员、工作人员化身冰墩墩的“迷弟迷妹”,有日本记者在直播中展示冰墩墩的徽章,有运动员表示想为妹妹赢得一只冰墩墩……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不仅有能让世界人民喜爱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更说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一只茶盘讲述贤内助的故事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中,有一只茶盘特别引人注目——清流乾坤竹盘。
这只茶盘的造型外观是一朵四瓣海棠花,盘内是一丛修竹,典雅洁净,盘子通体是墨绿色釉彩,营造出清气满乾坤的意境。
而这只文创产品茶盘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800年前的一位才女管道升所绘《竹之图》。
提起管道升,很多人会陌生,而她的丈夫几乎家喻户晓——赵孟頫。
有人这样评价这对伉俪,古代社会中,恩爱夫妻并非没有,但像赵孟頫和管道升这样才华出众、志趣相投、相爱终身的夫妻却是很少的。管道升的书法与丈夫赵孟頫的书风极为相似,被赞誉是能与东晋卫铄“卫夫人”并称的“书坛两夫人”。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也是元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人称“元人冠冕”。管道升,据说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是有名的才女,能诗、能书、能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36岁的赵孟頫娶了28岁的管道升,“廿六年,归于我。”二人成婚后的幸福时光,成为赵孟頫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从行书《归去来辞》、行书《洛神赋》、楷书《帝师胆巴碑》等书法作品,再到《水村图》《秋郊饮马图》等绘画,成就了赵孟頫的艺术风格。
赵孟頫称赞自己的妻子是天才:“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据说元仁宗曾专门让管道升书写《千字文》,并将其和赵孟頫、赵雍的书法装裱在一起,盖上印玺,特意珍藏在秘书监。
从管道升的存世作品看,其画竹用笔苍劲有力,潇洒自然、生动传神,一股清风正气扑面而来。
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管道升除了翰墨辞章,德言容功无一不备,处理家事,内外整然,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延祐四年(1317年)赵孟頫被封为一品官,管道升也被封为“魏国夫人”。
第二年,管道升身患疾病,多方求医无效,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旨,要求带妻子回南方疗养,朝廷恩准。1319年,他们得以买舟南还,归途中经过山东时,管道升病逝于舟中,这给赵孟頫不小的打击。
几个月后,赵孟頫写了书法《洛神赋》,这是曹植表达人神相隔之苦的文章,或许赵孟頫在写这篇赋的时候心中念及的正是亡妻管道升,有人说“在秀美绝伦的墨迹下,掩盖的是一颗放不下的破碎之心”。三年后,赵孟頫去世,与亡妻合葬在湖州德清山下。
管道升相夫教子,栽培子孙后代,治家井井有条,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元末明初的大画家王蒙,就是管道升的外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王蒙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传统与时尚碰撞出新色彩
不少年轻人纷纷拿起迷你“洛阳铲”,一边淋水,一边仔细探宝,并在朋友圈分享自身“考古”的过程;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买来“考古盲盒”,让孩子在挖宝中体验、认知文化。
这就是新近特别火的文创新品“考古盲盒”——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里,带玩家在微型考古现场沉浸式体验考古的乐趣。这几年随着考古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考古盲盒”作为新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风靡于年轻群体间,成为文物“出圈”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某种程度上成为“考古热”的助推器。对年轻群体而言,这是一种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碰撞的全新体验,拉近了他们与文物的距离。
我们盘点一下,会发现一向谨慎保守的博物馆,这几年都着力选择把自己的经典元素创意化,打造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的形象。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形饼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美丽”、“汉英俊”,再到山西博物院的鸮卣公仔……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在逐渐“活起来”,成为当下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百度国潮搜索大数据显示,90后、00后是最关注国风文化的人群,身着汉服,听国潮音乐,看国潮综艺,不少“后浪”以更多新颖的方式体验国潮文化。
诚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也正说明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有效传播,借由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大众文化传播路径,让经典走出博物馆和古籍著作,走入生活中,让人们受到滋养和浸润。
对此,文化学者张颐武表示,随着中国梦的升华,中国人需要有更多的幸福感、更多的自我认同、更多的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文化创意就是美好生活和自我认同的有力支撑。“现在开始了一个中国人强烈需要文化创意的新创造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从今天开始已经感受到了。我们的文化在中国梦的升华中还要继续灿烂下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