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诗意盛宴里的中华气象
从《2023中国诗词大会》品读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3-02-23 16:42:43 点击: 【字体:

  在本季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息虚拟人物——大文豪苏轼首次亮相。作为热度颇高的古代文人代表,当魅力苏轼化身出题官来到诗词大会,与选手互动,别开生面,令人印象深刻。图为诗词大会上的全息虚拟人物苏轼形象。(资料图片)

  春和景明,一年一度的诗意盛宴如约而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委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近日圆满落幕。

  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紧扣时代跳动脉搏,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热忱描绘奋进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带来一场新春的诗意盛宴,迅速形成“出圈”效应,引领“荧屏清风”。

  在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描绘奋进新征程的恢宏气象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本季诗词大会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寻创作切口并加以放大,以更宏阔的格局,立精神支柱。

  这季诗词大会着力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全方位展现新征程上的精神气象。如节目中航天员刘洋从太空发来邀请,请大家给她出舱时拍摄的照片配两句诗词,最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中的“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被多数认可。节目巧妙地把重大科技成果与民族文化自信相结合,进一步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带来全新自创的滑雪动作,正缺一个有诗词韵味的名字,而选手的“飞鸿踏雪”最终得到认可,折射了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工作者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来自内蒙古科右前旗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云中”出题,邀请两队选手用诗词元素为家乡的大米带货。新疆喀纳斯牧场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来自牧场的姑娘为奶疙瘩征集诗意的名字,彰显了边疆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展宏图的精神面貌。一位来自高铁的选手,告诉我们中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仅用10年,就实现了对西方发展高铁60年的超越,还以“中国标准”出海,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

  诗词大会的十大主题热词“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通过每场节目的主题化聚焦,让每一道诗词题目都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题材,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多个维度,回应当下,成为折射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彰显新征程上远征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奋进豪情。

  这季诗词大会的闪光之处,在于紧扣时代跳动脉搏,观照现实,唱响时代之声。“那里本没有路,是无数志愿者的脚步,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第一集从诗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掘,通过不久前参加重庆特大山火灭火队员的讲述,还原众多让人动容的瞬间。这一场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山上,消防救援人员昼夜鏖战;山下,众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前后方众志成城,汇聚起磅礴又温暖的力量。当山火扑灭、消防队员撤出的时候,群众自发夹道欢送,十几公里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这些感动的瞬间永远让人铭记在心里。全场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是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衷心歌颂和自觉传承。

  用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唤醒我们的诗意和梦想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与远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望月怀远,人间深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登高望远,人生壮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爱国报国,任重道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奋斗之路,行稳致远。面对远方,纵使崎岖坎坷,也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纵使风高浪急,也坚信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为当每一个你我都坚定理想信念、勇毅前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一定能完成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本季诗词大会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平凡人诗意人生的新传奇不断书写。节目更新四团设置,家庭团升级为亲友团,邀请更多因诗结缘的诗友携手参与,让紧张激烈的竞赛比拼成为全国诗友切磋技艺的嘉年华。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继续让平凡人的诗意人生在国家舞台上尽情绽放、书写传奇。从职业来看,覆盖百工百业,是一次当代中国职业精神的诗意巡礼;从参赛年龄看,下至6岁的儿童,上至90岁的老者,覆盖人生各个阶段。场上有10岁“老选手”带着6岁弟弟重返舞台的生动场面,也有从“对手”变“诗友”的大庆油田工友组合;有带着学生们学诗词的体育老师,还有把中文说得如母语般流利的外国萌娃兄妹。他们都展示了对诗词的超凡热爱和执着的风采。

  诗词大会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不落窠臼,勇于不断创新,打破审美疲劳。节目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思路,运用XR、VR等科技手段突破时空界限,以诗词为媒,为观众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带大家身临其境,奔赴跨越时空的诗意盛会。

  在这里我们穿越时空,实现纵览数千年繁华盛景之梦。围绕“唐代西域点心你好奇吗”,主持人带领嘉宾“穿越”到唐朝时的新疆阿斯塔那,看当时西域的四个厨娘如何制作点心。真人现场复原《福贵岁朝图》,看清朝的小朋友如何热闹过年。舞台实景搭建《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京畿繁华,尝一尝汴京道地小吃。还有全场“穿越”到张衡身边,在这位汉代天文学家的引领下,一起“仰观宇宙之大”,指点星空,蠡测宇宙。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季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息虚拟人物——大文豪苏轼首次亮相。设计师按照模型文件,赋予数字人人物骨骼、表情系统,同时接入动作捕捉系统,让东坡先生动起来。作为互联网上热度颇高的古代文人代表,当魅力苏轼化身出题官来到诗词大会,与选手互动,别开生面,火花四溅。给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这一季的总片头提取“圆融”的核心概念,让“圆”作为诗与情的凝聚,穿越时空,带给每个读诗、爱诗的人源自心底的源源不断的力量。“千丈诗卷”也作为了古今对话的重要载体,带领大家穿越中国的古与今,穿梭在青绿山水间、穿梭在大国重器间,从平原到山野见证古韵新风,把祖国的繁荣昌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诗词大会已经举办了八年,成为当下文化领域的一道风景线:赋予理想价值的当代认同,聆听青春的澎湃声音,构建多元视角观照,培根铸魂。用中华审美和气派表达了国人心中对文化根脉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恋,用诗意激发着大众在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

  用家国情怀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我们回顾近期的文化活动,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还有不少,比如《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节气文化音乐视频《聆听二十四节气之声》、《中国奇谭》,等等。细心品读,就会发现贯穿其中的有两大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

  民族回首,必见《诗经》。《诗经》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精神之花,记录了先民对社会生活的歌唱,亦是今人对话心灵的精神故土。《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以《诗经》为首,激活了血脉深处的期盼流连,洋溢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在古今相通的情感中分享着同一个“烟火人间”。

  地名的变化,见证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日新月异,连接着过去,也指向未来。沿着地名的脉络,感受泱泱大国海纳百川的独特魅力,《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在多元呈现中带领大众重温地名、理解地名,品读地名背后的万千滋味。因为,地名不仅仅是“路标”,让人们知来路、明去处,更凝聚乡情,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元宵佳节,河南卫视推出《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晚会,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融贯古今的视觉盛宴。其中舞蹈《中国神话·女娲补天》演绎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通过舞蹈诠释女娲直面创世所要承担的“不易”,面对水火之神涂炭生灵所表现出的“不依”,以及挽救苍生宁愿牺牲自我的“不移”。节目讲述给我们的是传承至今的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意志。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样的节目,还有很多,其中闪烁的家国情怀与文化生命力是历久弥新的,几千年来,正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精神,铸就了我们携手并进、创造未来的信念之源,让四海始终成为一家。因为诗意不在远方,它就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春天,我们从欢喜开始,然后带着欢喜奔赴远方。文化的盛宴就像滔滔江水送来的一座座楼船,船内高朋满座,船上灯火通明。我们以诗会友,以友辅仁,含英咀华,培根铸魂。

  正如同《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所言,带领观众重拾朴实的诗意,照见《诗经》里的美好与坚守、力量与勇气,让观众在自信和充盈中迎接一个灿烂明媚的新气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