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立冬的习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刘昌宇 时间:2016-11-10 09:21:32 点击: 【字体: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就是冬天开始了的意思,过了这天后,天气会更加寒冷。全国各地都有一些过立冬的习俗,这些由来已久的习俗无疑给寂寥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暖意与情趣。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民谚,生动反映了北方人在立冬这天吃饺子的习俗。缘何立冬要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物,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新疆吐鲁番竟然出土了公元七、八世纪的一枚饺子,考古学家发现这枚饺子是韭菜肉馅的。因为饺子与“交子”谐音,子时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因此大年三十守岁时,饺子就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了。而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吃饺子也是少不得的。天津人则更为别致,他们在立冬这天喜吃倭瓜饺子。倭瓜就是南瓜,南瓜经过风吹日晒充分糖化后,在立冬这天做成饺子馅,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与爱吃面食的北方人不同,南方人过立冬更多选择的是鸡鸭鱼肉。在我国的宝岛台湾,立冬这天吃“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等荤食是十分流行的。因为南方的冬天往往较北方湿冷,所以,在进补的同时,也通过姜、蒜、辣椒等调料的作用,达到祛湿驱寒的目的。而潮汕人则有“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说法,甘蔗是当地应季的水果,因此立冬这天,潮汕人多会买上一两根甘蔗食用。
  立冬进补的说法虽有道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在立冬这天并不特意吃进补的食物,而是选择冬泳这种形式来迎接冬天的到来。在运动中过立冬的新民俗,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也赋予了立冬新的内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千百年来,立冬的习俗在沿袭传承中演变递进,为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温暖的一笔。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