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元宵情怀

作者:葛顺明 时间:2017-02-09 11:52:29 点击: 【字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不觉间,年味似乎还未散尽,便到了元霄节,这个时候,许多关于元宵节的事儿总会悄悄地勾起我的温馨而美好的记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儿时对元宵节的概念就是吃元宵。元宵节那天,母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粉,放在面盆里揉捏搓抓。她总是抓一小撮和好水的糯粉,嵌入芝麻或桂花馅,然后搓成一只只小圆球。最后把初步成形的元宵,放到洒上糯米粉的簸箕中滚,如此往复,一会儿元宵就做好了。看妈妈做元宵。弄得在旁边的我心里痒痒的,也想伸出手去弄一弄这团糯米粉。挖出一团糯米粉,搓成圆圆的元宵。我把自己做的元宵和母亲做的元宵一起丢进早已烧开了水的铁锅里,接着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开锅。当一只只浑圆的元宵浮出水面,我便迫不及待地捞出煮熟的元宵。那白白的皮儿,甜的馅儿,轻轻一咬,就露出黑色的芝麻,酥软甜美,香浓可口,每次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元宵,母亲脸上总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渐渐地,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村里很少有人自己做元宵了。镇上还出现了专门加工汤圆的公司,工艺也由纯手工变成了机器加工。我们家乡的西团汤圆远近闻名,每年春节母亲都为我准备几袋汤圆,让我在城里也能吃上地道的西团汤圆。

如果说儿时的春节给孩子们的是吃好东西、穿新衣服、得压岁钱等物质上的享受,那么元宵节舞火把给孩子们的则是精神上的快乐。那一种快乐,同时代的城里孩子们难以得到,今天城里乃至乡村的孩子们更是难以体会——那时乡村元宵之夜舞火把的快乐,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

“火树银花合”,火把大多是用废笤帚和炊火草扎成的。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自发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点燃火把,迎着风,欢呼着,奔向旷野。众多的火把一起燃烧,形成一道道光带和光圈,其壮观的场面不亚于现在燃放烟火。据说,元宵节舞火把可以驱赶害虫,带来一年的丰收。借着风势,那火把也真像活了似的,吐出鲜艳的火舌,随着孩子们的奔跑,划出一道又一道炫目的光弦,如流星,似闪电。燃尽的炊火草纷纷散落,小小的火花火星也四处飞舞,欢笑声此起彼伏。

那时的我怎会想到,如今元宵节的灯会和烟火晚会演变出如此繁多的花样和意趣。元宵节之夜,灯火通明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楼群中一朵朵璀璨的烟火爆发出绚丽迷幻的烟花。此时街灯比平时更亮、更美,我带着孩子点起灯笼,走上街头。孩子们手中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稚气的脸上写满了快乐和满足。但我依然忘不了儿时元宵节,我在乡村旷野舞火把的场景。那熊熊的火把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映红了乡村的丰收年景,那时,那事,那人,那情景,每逢元宵节都清晰地出现在我脑海中,梦想和希望绽放在我的心田……如今,生活富裕了,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却永远抹不去儿时元宵节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