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白贻人
一个人能够谢绝富丽繁华的诱惑,安贫乐道,保持纯朴的自然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必会留下浩然正气给社会。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从众人到圣人的过渡是修养和行为的不断递增,同时是人摆脱外物名利束缚的渐变过程。
翻开历史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即使是明德英勇的人,有时也不免卷入其中,甚至为了一时的世故机心争斗,有的因此丧命。最后不过浮华如梦,留给后人一段又一段令人感慨的饭后谈资。
世界之事纷纷扰扰,名利权势让人眼花缭乱以致失去本来的自我。适度追名逐利,本不是一件坏事,但不能不择手段。在此过程中,立身处世如不能在高一点的境界之中,就如同在泥泞不堪的水洼里洗脚一样,很难超越自我,让我们的身心安乐愉快。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远离名利,我们可以选择从心开始,洁身自好、保持内心的高贵,像一朵青莲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一种自治自律的处世哲学和立身法则。真正的高人正是秉持这种立身法则耕耘自己的事业,让德才得到发扬光大。
宋末元初的学者许衡,在当地颇为知名。夏天烈日当头,许衡长时间赶路,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几个商贩在大树下乘凉,同样没水。饥渴难耐时,一人怀里捧着一堆梨子过来,他说:“前面有梨树,摘梨解渴吧。”大家忙去摘梨,唯有许衡不动。商贩问许衡:“你怎么不去摘梨?”许衡说:“梨树虽没人看管,难道我们自己的心也没有约束吗?”
修身的要诀在慎独和克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有修养。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内省,只要人注意自己对自己的审视,慢慢地就会心境清明。如有欲望的遮蔽,这些禀赋就不存在了。做到了慎独,人的一举一动会合宜。于公,可以治国,造福人民;于私,则可以立德、立功、立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圣贤皆以修身养德为终生事业。东汉马融,以“清、平、明”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居官从政的原则;南宋吕本中认为“从政必须清正廉洁,为人审慎三思,办事始终勤勉尽职”,这便是他所讲的“清、慎、勤”为官三字经。
诸葛亮带兵打仗,有部下担心兵力不足,提议将返乡的士兵缓一月遣送,以确保兵力充足。诸葛亮讲:“我带兵打仗,凡是和部下约好的事情,就必定要遵守。”于是,依然如期让士兵返乡。士兵们十分感动,纷纷主动返回战场,英勇作战,大败魏军。诸葛亮重视自己的信义,能让士兵感觉自己被尊重,进而愿意为他出力。诚信乃是安身立命之本,应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进而从成功迈向成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