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慎自酿苦果 青年骨干成阶下囚——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长刘长青案件警示
曾经,他是家人眼中的骄傲,贫寒家庭自我奋斗的标杆。
那时,懂事的他努力学习,靠父母种地的微薄收入进入知名大学,立志要孝顺母亲、抚养妹妹。
曾经,他是家庭的顶梁柱,子女、妻子内心的坚实依靠。
那时,他和妻子相敬如宾,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决心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曾经,他是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能人”,单位有名的骨干。
那时,他勤奋工作,25岁就负责全区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28岁就成为了全区水利系统最年轻的科室负责人,还考上了在职研究生。凭着钻劲韧劲,他在单位从办事员干起,一步步地走上科室负责人,即将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如今,他却因严重违纪违法,在懊悔与凄凉中品尝自酿的恶果。
他就是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长刘长青,2016年6月,经中共常州市金坛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刘长青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和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7年3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刘长青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元。
一个“明星”青年干部,何以沦为贪腐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心理失衡,内心渴望获得更多的利益”“和老板称兄道弟”“沉湎于觥筹交错,流连于声色犬马”……刘长青在悔过书中这样说。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慎独、慎欲、慎微、慎交友。”这是刘长青写在自己工作笔记本封页上的格言,他也曾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2004年刘长青从扬州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就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金坛水利局工作,3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科员岗位上耕耘,一心扑在工作上,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很快刘长青就在单位崭露头角,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专家型人才。在调查刘长青违纪案件的过程中,刘长青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时说到“我是淮阴人,一个外地人在金坛,人际关系也简单,当时满脑子放的都是工作,从来不和工程老板打交道,每年都是单位的优秀党员。”当办案人员问到他何时开始发生了转变,刘长青懊悔地说起“2008年,我担任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负责的工作范围更宽,找我办事、走关系的人也多了,但我并没有为之所动,只是从我刚开始工作开始,就有一个做工程的老兄一直很关照我,也是他让我走到了违纪违法的路上。”
刘长青口中的“老兄” 就是圣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01项目部经理朱旺扣,2005年开始才涉足水利工程建设,当时才是一个小包工头,承包农村水库没人做的边角工程,每个工程金额才几万元。经人介绍认识了刘长青之后,朱旺扣就认为正是刘长青这样一个“不谙世事”、“不通人情”的人才会得到赏识,前途远大,值得他“长期投资”。朱旺扣经常到办公室拜访刘长青,与他探讨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美其名曰“学习经验”,每次来访就带一、两包烟作为“辛苦费”。正是从一包烟开始,朱旺扣与刘长青交往不断深入,两人经常下班之后在小饭店聚餐、到浴室洗澡,两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伴随着感情的升温和交往的深入,朱旺扣也靠着刘长青,工程越做越大,到2010年刘长青担任农村水利科科长兼基本建设科科长后,朱旺扣的单项工程金额也突破了千万元,他也从一名小包工头成为金坛数得上的水利工程建设老板。
攀比心理膨胀,滑向贪腐深渊
调查刘长青违纪案件的主办人小陈与刘长青是同一所大学的在职研究生,两人虽然不同届,每年也有几天在一起上课,课程间隙,刘长青经常说自己“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级建造师,如果在外面做个项目经理,凭着自己在工程建设上的朋友,一年几十万轻轻松松,哪像现在这样拿个死工资苦哈哈的”。小陈劝导刘长青“工程老板的朋友都是看重你现在手中的权力,如果你失去了现在的身份,所谓的朋友也就不存在了”。刘长青并不以为然,直到刘长青案发,在他的悔过书中写到“谈话组的陈主任在党校期间提醒过我,我当时被权力和攀比的心理完全蒙蔽了双眼,根本没在乎,失去了悬崖勒马的机会”。
朱旺扣与刘长青表面上称兄道弟、“志同道合”,实质上是为了自己的水利工程能够一路绿灯,刘长青作为水利局倚仗的业务骨干,从工程招投标到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全程参与,为朱旺扣的工程“费心费力”,朱旺扣也是“知恩图报”,逢年过年烟、酒、茶叶、购物卡、红包一样不少。
刘长青一路扶持着朱旺扣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发展,看着朱旺扣暴富,自己的心理逐渐失衡,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小恩小惠,开始主动出击。2014年开始,每逢重大工程结束,刘长青都会“关心”朱旺扣工程做得怎样,朱旺扣则会按时送上五千元现金;刘长青端午节回家看望母亲让朱旺扣买礼品,朱旺扣奉上两万元现金;刘长青向朱旺扣提出妹妹买房差钱,朱旺扣心领神会送上五万元现金。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在与工程建设老板频繁的“人情往来”中,刘长青收着收着,就放开了,放开放开,就麻木了,一步步滑向了贪腐的深渊,越陷越深。
权力贪欲永无休止
刘长青与朱旺扣的交往实质是沆瀣一气,只为权钱交易、各取所需,“利字当头”的不只是带着目的而来的“朋友”,刘长青自己也早已是“利令智昏”。为了维持住自己的权力和经济利益,刘长青长期兼任农村水利科科长和基本建设科两个重要科室的科长,甚至让朱旺扣动用社会关系和财物帮助他在外进行“活动”,谋求更高的职位。
刘长青与朱旺扣这对“朋友”交往之深令办案人员也瞠目结舌,刘长青不仅为朱旺扣承接工程向熟悉的大公司借用资质,还在开标前故意泄露招投标信息给朱旺扣、利用关系为其与其他建设公司协调谋划“串标、围标”;甚至为其在评标过程中设计题目、模拟答辩。面对这样的“好朋友”,朱旺扣也更加尽心,接待刘长青的朋友都是高规格,给其撑面子;经常带礼品看望刘长青的父母、亲戚;甚至为刘长青调解家庭矛盾。刘长青与朱旺扣在交往中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在被组织审查前,两人还在一起谋划如何沟通运作,为刘长青谋求乡镇领导的名额,其实当时组织已经考虑把工作能力强的刘长青进行提拔,刘长青却在提拔前马失前蹄。
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在组织审查期间,看到刘长青已经失势,朱旺扣交代了自己和刘长青的不正当交往给了所谓的朋友“致命一击”,“正是朱旺扣这样的朋友,把我送上了绝路。”刘长青在面对谈话人员时,懊恼不已。
“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金钱和权力的迷惑,让刘长青偏离了人生的轨道,“在组织的培养下,我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放着好好的家庭不珍惜,有好日子不过,自己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多行不义必自毙,凭借努力即将走上领导岗位的刘长青,最终还是没有挡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背弃了党性的原则,迷失了自己的信仰,违背了为官的初衷,正如他在忏悔书中所言:“我就是一个农村的贫苦孩子,为了我的发展,家庭费劲心血,妹妹为我提前辍学,成家后妻子为我生育了可爱的儿女,组织上对我爱护有加,自己却铸成大错,现在是一个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家庭的罪人,悔恨的泪水也无法洗刷我的耻辱和罪恶,我现在才领会到失去自由的痛苦。”
在党纪国法面前,再深刻的忏悔、再伤心的泪水、再诚恳的态度,也不能挽回曾经的错误,刘长青的贪婪给我们的教训值得所有党员干部认真反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