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服务”只为感谢费 平湖一镇党委书记被双开
近日,浙江省平湖市纪委通报了新仓镇原党委书记朱健严重违纪问题。朱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多家企业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贿赂,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朱健之所以从一名乡镇一把手演变成为阶下囚,关键是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亲”“清”关系。他“热心服务”企业只为“感谢费”,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朱健收受的第一笔大额贿赂是其在曹桥街道任党委书记期间。当时一家染织企业想在曹桥建造厂房,由于没有完成征迁工作,工程始终无法启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便找到了朱健,在朱健的推动下,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其间,朱健还积极帮助张某调解与农户之间的纠纷。
张某为表示感谢,将一个装有5万元现金的皮包放到了朱健的办公桌上,“作为被扶持的企业,感觉领导支持力度很大,所以要表示一下。”朱健刚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但之后认为自己好像也付出了不少辛劳,便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有了这样的错误认识,必然会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曹桥任职的3年多时间里,朱健把服务企业与个人私利挂钩,一方面在土地配置、项目申报、发放补助等方面“热心服务”企业,一方面又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企业老板们送来的所谓“感谢费”共计40余万元。
平湖某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某与朱健相识甚早,但直到2007年开始才频繁交往起来。“2008春节,我送了2瓶茅台和3万元现金;2009年春节,我又送了3万元现金;2010年春节,我送了2套高档运动衫和3万元现金……”为了多争取点政府项目,李某经常给时任市经贸局局长的朱健拜年并赠送大额现金,朱健则侥幸地认为这只是人情往来。
“2013年以后,纪律越来越严,现金也不敢送了。”李某觉察到风声渐紧后,便改用其他方式“联络感情”。借和朱健等人一起开会的机会,李某试探性地送上了一套纪念金币。看到朱健并不拒绝,之后李某又送上了一套价值5000港币的高档化妆品和苹果手机等物品。此时的朱健并没有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幡然醒悟,仍然抱有侥幸和幻想,甚至认为只要不收受大额贿赂就是安全的。
2013 年至2014年,平湖市纪委先后严肃查处了曹桥街道原党委书记徐卫林,市经贸局原副局长谢明建、柳春等违纪问题……看着曾经的下属、同事成为阶下囚,此时的朱健感觉到自己似乎站在悬崖边上。他开始谋求补救之策,并认为只要自己退还一些行贿款项就可以平安无事了。
几经盘点,朱健第一个想到的是某集团公司的副总徐某。2013年8月,朱健匆忙地约上徐某在一个茶馆里见面,先行还上了6万元现金。到了同年年底,朱健又约徐某在一家餐馆见面,再次还上了5万元现金。
朱健原以为将钱“退还”,就可以一了百了。然而纪网恢恢,疏而不漏。根据浙江省委巡视组交办线索,平湖市纪委对朱健受贿问题进行立案审查。经查,朱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13家企业谋取利益,45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72.1万余元。朱健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
“我真对不起组织的培养。试想如果我能摆正政商关系,当时守住了第一次,或拒收,或退掉,就不可能有今天!我真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朱健在接受调查时写下了这样的忏悔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