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纪律和原则蒙尘”——记湖南省张家界市纪委副书记许云锦
在天门山下生活了52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23年,先后近20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的他,2017年5月,又获得了第六届“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殊荣,他就是湖南省张家界市纪委副书记许云锦。
“群众叫我‘许青天’,这是褒奖,更是鞭策”
2014年春节前夕,永定区官黎坪街道部分群众多次集体举报,称辖区内官黎坪南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基层党员干部相互勾结,弄虚作假、优亲厚友,骗取国家拆迁补偿资金。
问题线索反映到市纪委,有人认为市纪委不要用“高射炮”打“蚊子”,应该直接交给永定区纪委查办。
许云锦认为,群众反映如此强烈,表面上看是基层党员干部小打小闹的“蝇贪”,但暗地里可能波诡云谲。
在市纪委常委会上,许云锦认真分析,大家深入探讨,会议最后决定,同意他主动请缨,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牵头成立审查组,全面介入调查。
开弓没有回头箭。审查组马不停蹄,调查取证全面展开,掌握部分事实证据后,果断对重点涉案人员采取纪律审查措施。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多人联手、瞒天过海损害群众利益、骗取国家拆迁补偿资金的窝案得以告破。问责利剑重重落下,共有1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1人。
真相大白于天下,当地群众拍手称快,“许青天”的名号从此越叫越响。
“群众叫我‘许青天’,我愧不敢当。但是我深知,这是褒奖,更是鞭策。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许云锦心里清楚,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既有人情与法纪的较量,又有诡计和智慧的交锋,在人情与法纪的天平之上,他自知轻重。
2013年以来,张家界市纪委查处了一个又一个大案要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显著提升,全市反腐败工作取得历史性成效。这其中,许云锦功不可没。几年间,他带领同事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共组织查办案件近2000件,占全市查办案件总数的80%。
“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要有顾虑”
2016年底,市纪委班子换届,许云锦是唯一留任的纪委副书记。新一届班子分工调整,他负责联系指导武陵源区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就在今年6月初的一天,许云锦接到武陵源区纪委曾是他部下的负责人的电话,称在一起土地拆迁违纪案件的查处中,涉及一个特殊的人——许云锦的一个亲戚,心中难免犯嘀咕。
“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要有顾虑。”许云锦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没有丝毫含糊。
提起此事,许云锦这样跟记者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别无选择。”
无独有偶。两年多前,一个亲戚提着果篮来到许云锦的家里。寒暄之后,亲戚说明了希望对于他的违纪问题网开一面的来意。许云锦劝导亲戚,向组织交代问题,接受组织处理。临别时,许云锦叫亲戚把果篮带走。亲戚说,果篮只是小意思,执意将果篮留了下来。
第二天,家人打开果篮,发现了一个红包。许云锦多次给那个亲戚打电话,叫他把红包拿回去。那个亲戚却再三推诿。
许云锦给他下最后通牒,再不将红包拿走,就把红包交给市纪委,彼此之间的亲戚关系都不要了。那个亲戚只好取回红包,老老实实接受组织处理。
“23年来,面对朋友、学生、同事乃至亲人无数次关照、通融的请求,我从未让纪律和原则蒙尘。”许云锦如是说。
“你相信组织,组织就相信你”
许云锦身边的人都知道,教师出身的他,总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一句“你相信组织,组织就相信你”,往往成为他让审查对象开口说“事”的金牌“导语”。
2016年上半年,由许云锦分管的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查办的一起案件中,当事人田某某是当地司法系统的资深法律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反调查能力。
许云锦经过缜密分析,撸起袖子亲自上,在审查谈话中抓住其要害、打其“七寸”,一举攻破了田某某的心理防线,使一度陷入僵局的执纪审查工作峰回路转,田某某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
近几年来,被许云锦帮助打消顾虑的人很多,慈利县原副县长向佐彬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6年3月,查办慈利县移民开发局几任领导班子套取私分移民后扶专项资金的窝案时,作为前任局领导班子“班长”的向佐彬主动找到许云锦说明自己的问题。
“你相信组织,组织就相信你。”许云锦照例如此告诫已任慈利县副县长的向佐彬,建议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老实坦白。
接受了许云锦建议的向佐彬,放下思想顾虑,如实向组织说明主持召开局班子会决定套取部分移民后扶专项资金、收受红包礼金的相关问题。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向佐彬认错悔错态度诚恳,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市委常委会批准,决定对其从轻实施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尽管在随后的县政府领导班子换届中没有被继续提名,但向佐彬心服口服。
作为老纪检,许云锦深信,新形势下只有积极运用好“四种形态”,才能抓早抓小。他把宣讲党纪政纪作为防微杜渐的重要一环,讲案例、讲故事、讲道理,生动活泼。几年来,他进过各县市区、市直机关,到过企业。仅今年1至5月,他就宣讲21场次,2000余名党员干部受教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