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勤廉先锋>详细内容

血与火的淬炼 生与死的突围——记安徽蚌埠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张劼(上)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7-09-26 16:35:00 点击: 【字体:

    【时代先锋】    

  他,是英雄之后。子承父业,两代英模。  

  他,是拼命三郎。冲锋陷阵,反恐处突。  

  他,是帅气暖男。亲切热心,铁汉柔情。  

  ——他,就是张 ,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一名特警。  

  “我打头阵,你们都不要跟我抢!”    

  “光彩小区A21单元402室,嫌疑人想自杀,买了液化气和汽油,扬言要引爆居民楼!”201615日,已经下班的张 听到警讯,马上又返回特警支队。  

  这栋位于蚌埠市经开区的居民楼总共有48户家庭,约200多户居民,一旦嫌疑人引爆液化气和汽油,后果将不堪设想。考虑到情况的危急,现场指挥部成立了特警突击攻坚小组,由张 、李龙、石磊等五名队员组成。  

  “我第一个上吧!”石磊自告奋勇。“不行!你5月份就要结婚了,还是我打头阵吧,你们都不要跟我争了!”作为当时特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的队长,张 把石磊拦了下来。  

  经过反复侦察,张 发现嫌疑人把门窗用钢板和木条牢牢钉死,又在外蒙上厚厚的塑料罩子。透过窗户缝隙,张 看到屋里的确有大量的液化气瓶和汽油桶,嫌疑人站在死角处,很难用狙击枪射到。张 等人脱掉厚重的防护服,潜伏在402室的阳台,随时准备突击。  

  20时许,嫌疑人的情绪突然暴躁起来:“你们不要进来,进来我就炸死你们,我谁也不想谈了!”此时已经潜伏在402室阳台的张 等人甚至闻到了液化气的味道,情况万分危急,现场指挥部果断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张 和李龙等人对阳台门进行破拆后,张 首先钻进了房间内。看到嫌疑人在弯腰引燃汽油桶,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嫌疑人拦腰抱住、手锁死。可就在张 扑倒嫌疑人的一瞬间,一根在汽油桶旁的棉布已经被点燃。爆燃还是发生了,张 和紧随其后的队员被气浪掀倒,屋内顿时火光冲天。  

  消防水枪随后将大火扑灭,几位队员在客厅发现了和嫌疑人躺倒在一起的张 。据李龙回忆,当时张 的气息已经很微弱了,但是他仍然死死地按住嫌疑人。  

  “醒着是不怕疼的超人,只有睡着的时候才会呻吟”    

  张 在第一时间被送到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病人的面部、头颈部、后背及四肢大面积重度烧伤,呼吸道也受到严重灼伤,必须马上手术切开气管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听到大夫的诊断,张 的母亲瘫倒在地,几近晕厥。  

  在之后的三天里,张 游走在生死边缘。父亲张留成两次收到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同样身为警察,他虽然痛心,但却无比镇定,他坚信儿子能够醒过来。  

  “生命体征平稳,命算是保住了。”听到医生的这句话,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可是此时的张 全身烧伤面积达30%,浑身炭黑、血肉模糊,甚至连嘴都张不开。“他就像一个烂桃子,摸一摸他,感觉皮和肉都会随手被带下来。”张留成回忆道。  

  为了接受进一步治疗,张 2016112日被送往上海瑞金医院。转院的那天,在医院的大厅里,张 的队友列队为他送行。很多群众自发前来为张 鼓劲:“张 ,加油!”“张 ,等你回来!”此时的张 已经恢复了意识,但是还不能讲话,他只能缓缓地伸出右手,向大家竖起大拇指。  

  在瑞金医院一个半月的治疗,是张 最难熬的一段时光。一次次疼痛难忍的植皮,一台台撕心疼痛的手术,张 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句疼,没有掉过一滴泪。“张 醒着是不怕疼的超人,只有睡着的时候才会呻吟。”张留成心疼地对记者说道。  

  “我要尽快恢复体力,努力把腹肌捡回来”    

  离开瑞金医院后,张 辗转多家医院进行治疗。在这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张 经历了14次手术。“现在我身体上的疤痕已经趋向稳定,身上的植皮一次性存活,功能也大部分恢复。”张 对记者说。  

  20161120日,张 开通了微博。在他的微博里,你看到的是一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阳光青年:发手术的进展、晒锻炼的成果、与网友频繁互动……常人很难想象张 是怎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将心态调整得如此积极向上。  

  那时的张 刚从瑞金医院转到上海武警医院。在武警医院的卫生间里,张 第一次看到烧伤后的自己。“说没有感觉是假的,肯定是失落的。”张 回忆那时的自己,“毕竟前后的差别太大了,我都不认识自己了。”可是天性乐观豁达的张 并没有让这份失意持续太久,很快他便给自己定下目标:“我每天都要出门去散步,强迫自己去面对别人。”“刚开始出去,回头率挺高的,自己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不过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适应。‘鬼门关’都闯过来了,这点事情还能难倒我?”  

  现在,张 已经回到了队里。“有什么职位我就干什么职位。”张 说道。在前段时间队里准备全省技术大比武时,张 每天都跑到队里去了解队员的训练情况,甚至亲自下场指导。为了尽快重回工作岗位,张 在病房里就做起了俯卧撑,“现在一天可以做700个,我要尽快恢复体力,努力把腹肌捡回来。”张 信心满满。  

  张 被人们誉为警队中的英雄,他却认为自己只是尽了一名人民警察应尽的义务。“警察的群体里从来不缺英雄。人民警察为人民,我们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张 目光坚定地说道。(记者 李陈续 见习记者 李睿宸)  

  英雄的舍与取    

  面对即将要被点爆的燃气罐,第一个冲进去的是他;面对歹徒亮出的明晃晃尖刀,第一个迎上去的是他;面对作案手段残忍的犯罪嫌疑人,第一个扑上去的也是他。张 总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尽了一名特警的本分,但每一个安与危、生与死的抉择背后,岂是“勇敢”二字那么简单?如果作出“舍”生之选择,一定是“取”了自己认为比“生”更重要的东西。  

  爆炸可能波及的200多户居民,歹徒可能杀害的人质,下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在张 眼里,比自己之“生”更重要的正是别人之“生”,或者说是人民之“生”。在他的价值天平上,人民的安危与冷暖永远高于自身利益。  

  “人民公安”,张 无愧于头顶的这四个大字。为人民、爱人民的赤子情怀,他有;能上、善战的专业素养,他有;舍生取义、迎战困难的高尚品格,他有。危难中果敢“逆行”,彰显英雄本色,平日里暖心“搭把手”,更是真性情的流露。人民的期待和信任,是这位铮铮铁汉守卫正义最坚强的铠甲;人民的尊重和理解,是这位英雄模范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都说先锋是时代的风向标,是“看得见的哲理”。如果说让荒山变绿林的先锋塞罕坝人,让我们看见了关于奉献、坚持的哲理,那么靠脊梁和热血守护一方百姓平安的张 ,则让我们看到了关于理念与信念、关于“大”与“小”的辩证之理。一心为“大”,张 走出了不平凡的生命之路,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鲜活的诠释。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系。做人民的坚强卫士,就要以张 等先锋模范为镜,照到深处、照到细处,照到实处,认真兑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相信张 唱响的英雄之歌,必将唤醒更多更强向上向善的力量,引领时代和社会向前。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