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详细内容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丨陈允春:村级监督专职化的有益探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作者:陈允春 时间:2018-11-07 09:13:31 点击: 【字体:

今年初,在讨论大中镇泰丰村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滥支招待费问题时,审理室主任的汇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违纪问题中,从书记、主任、总账会计到村民小组长,都是参与者。那么,是什么让这个村的权力运行处于失控状态,让监督“挂了空挡”,形同虚设?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前往挂钩的新丰镇做了深入调研。调研中,一位村支部书记对我说:“我们村五六年之前也配了监督员,但村里职数有限,只能由村民小组长兼任,其他村的情形和我们差不多。”据了解,各村监督员都是由村两委会自主配备的,提名使用和考核管理由村支书决定。同级监督是这种情况,上级监督呢?镇纪委书记坦言:“我也想加强村一级监督,但是我们这个镇下辖30个村,我这个纪委书记手下就两个兵,就是想管也心有余力不足。”

 

 

   今年7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选举产生218个村务监督委员会、689名委员,其中专职主任218名。图为该区新丰镇选举现场。

 

   看来,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太弱,是村级监督虚化的根本原因。依据今年出台的监察法,村组干部也属于监察对象。那么,怎样才能延伸监督触角,真正把全覆盖要求落到实处?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改变监督员的兼任身份,将村级监督专职化,是监督“脱虚向实”的关键。

  说干就干!我们在改革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职数受限问题。为此,我们专门向区委汇报并取得了大力支持。经与组织部门磋商,采取或增加职数或将村民小组合并的办法,拿出一个村级编制配备专职监委主任。这样就既不增加村级总职数,还解决了难题。今年7月,全区通过选举产生218个村务监督委员会、689名委员,其中专职主任218名。9月,我们还在镇一级设立两个监察员办公室,加强镇级监督力量,一并解决了上级监督太弱的问题。

  去掣肘,监督才能有权威。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对村监委主任的提名使用、考核管理、工资报酬仍然交由村两委会负责,监督权必然受牵制,这样的专职化迟早还会虚化、形式化。为此,我们借鉴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些成功做法,明确了“两为主一直接一同时”要求,即村监委主任提名使用、考核管理以镇纪委会同组织办为主,发现村主要领导的问题线索直接向镇纪委汇报,发现一般村组干部的问题线索向村书记汇报的同时,必须同时向镇纪委汇报。此外,我们还配套了系列措施,一是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二是将村监委主任列为村书记和村主任后备人选的重要来源;三是在报酬上予以保障。这样就形成了村监委主任履责有规范、监督有权威、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的管理机制,使村级监督步入规范化轨道。

  218名专职主任,689名委员,既是一股新生的基层监督力量,也是一支庞大的监督队伍。管好了,就可能实现把村级“小微权力”关进笼子的目的;管不好,就可能成为群众眼中的“稻草人”,这就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了。为此,我们研究出台了《大丰区村务监督工作考核指导意见》。在整体设计上,提出对村监委主任的考核要严于一般村组干部,把“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贯穿《考核意见》始终,坚持用严管体现厚爱。

  实践证明,村级监督专职化,是延伸监督触角、打通“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的有益探索。自7月份村监委履职以来,共发现问题线索132个。经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初核后,立案查处村组干部腐败和“四风”问题49起,比上年同期上升69%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