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详细内容

履行监督首要职责 发挥“探头”“前哨”作用
——“贯彻落实区纪委四次全会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系列述评之三

作者:区纪委监委第十六派驻纪检监察组 时间:2019-03-11 11:48:12 点击: 【字体: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一年来,在区委、区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区派驻机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深化政治监督,扎实推进“三前”监督机制,广泛开展“十日谈”谈话提醒工作,监督质量和实效不断提升。

区纪委四次全会对新一年的派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派驻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把“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做细做实做到位,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要在深化政治监督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监督是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派驻机构是党的政治机构、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必须要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两个维护”作为派驻监督的首要任务,督促驻在部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加强对驻在部门党组织贯彻党章党规、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推进“六个高质量”、践行“两海两绿”路径、实施“六项工程”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落实中的“温差”“落差”和“偏差”,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以全面从严治党“四责联动”强化年为抓手,聚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督促指导驻在部门党政班子成员围绕关键环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重点责任书,推动责任具体化、项目化,构建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

要在强化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区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派驻机构改革重在发挥作用、延伸触角,做细做实日常监督、长期监督。派驻机构具有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特点和优势,必须突出源头治理,自觉把监督有针对性地嵌入日常工作之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深化“三前”监督机制,严格执行会前酝酿、事前参与、文前研讨制度,把监督工作的着力点转向“治未病”,对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选人用人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紧盯热点岗位,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督促各单位,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职责,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分项梳理,修编“权力清单”,重绘“权力运行流程图”,及时公开相关权力事项,排查行权过程中容易诱发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做到风险排全排细排实。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不打招呼深入到一线进行现场监督、实地察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充分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积极开展“十日谈”谈话提醒工作,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要在固化联动监督上下功夫。做好派驻工作必须注重横向纵向联系、整体协同发力。在与被监督单位联动监督方面,我区进行了有益探索,下一步将进一步畅通与被监督单位、巡察机构、机关科室的联系沟通,形成合力监督的良好局面。注重与被监督单位的联动,主动融入到被监督单位工作当中,建立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等机制,形成同向发力、协作互动的工作格局,推动保障被监督单位工作更好地开展。密切与巡察机构的联动,主动选派人员脱产参与巡察工作,督促被监督单位做好迎接巡察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巡察重点内容、重点关注人员、廉政风险点集中的岗位等建议,向巡察组提供被监督单位的立体政治生态“画像”;做好巡察的“后半篇文章”,督促和监督被巡察单位不断推进整改工作,协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强化与机关科室的联动,深化协作机制,在监督执纪、审查调查、问责处置、创新创特上步调协同,实现室组联动、以室带组,共同提高工作质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