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打开脱贫之门的“金钥匙”
“小唐书记,我家李子熟了,快去摘着吃吧!”“塘里的虾长大了,走,去尝一下……”现在,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村民老远跟我打招呼,我心里感到无比温暖,终于用真心换来了真情。
2015年7月,我作为纪检干部被区里派到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千里村任“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很多村民对我并不理睬,有的甚至当面说:“你不熟悉农村。”“不要吹牛,你就是来‘镀金’的,要不了多久就回去了。”
这些话特别“刺耳”,但要帮助一个贫困村脱贫,任重道远,当时的我心里确实没底。
“不能让村民失望!”我暗下决心。可该从何处着手呢?
起初,我们采取赠送鸡、鸭、猪等家禽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效果不佳。“要致富,先修路。”我又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改善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但怎样才能变“输血”为“造血”,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系列重要论述,是打开脱贫之门的“金钥匙”。脱贫攻坚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扶到点上。必须加强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扶贫才能扶根本、扶长远。
于是,我们邀请区林业局、农委等单位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当地土质、气候等情况,摸清“地情”;上网查阅资料,研究市场走向,遵循“差异、错位、互补”原则,应用排除法,确定引进发展核桃、养殖鳌虾、种植莲藕等产业。
接下来,动员村民土地流转。有的村民对土地有着强烈的感情,舍不得流转;有的村民不熟悉政策,担心被骗……我一家一户作解释:每亩田按每年六百斤谷子的市场价进行流转,有稳定收入;区里投入40万扶贫产业发展资金,前3年按5%的利率提取收益,后期按销售收入的5%保底分红。对提取的收益,连续3年全部分配给贫困户,保证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经过悉心长谈,村民们终于想明白了,土地租出去,还可就近打工,一天的收入有80多元……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看到发展前景,就有人托关系找门路,试图承包产业项目。我一方面管好自己,一方面告诫村干部,坚决不能打扶贫财物的“歪主意”,并组织村干部针对区里提出的“扶贫两个责任落实好不好、扶贫资金管理严不严、扶贫项目实施规范管理符不符、扶贫对象准不准”等问题对照检查,引导遵规守纪,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引进项目,并将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在村里“四务”公开栏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经过两年多时间,村里新建了5.5米宽的油化公路5公里,硬化4.5米宽的通村公路7公里;发展120亩水产养殖、150亩茶叶、200亩生态种养殖基地、600亩核桃基地等产业,流转土地6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900元增加至8700元。(重庆市南川区党风政风室副主任、白沙镇千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唐春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