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微观察】(4)小镇新故事
回到鲁迅笔下的江南故乡绍兴小镇,原来记忆中的徽派小镇、小桥流水、古巷弄堂越来越少了。老镇对面,一栋栋高楼伫立在那儿,印象里的田间麦地也变得零零星星。小时候天天经过的凤凰自行车厂没有了,换成了崭新的轻纺物流城,外婆家门口的石板路不见了,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小镇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车水马龙,完全一副小城市的面貌来迎接我这位故人。
小镇的变迁,小镇的故事,凝结着数千年来中国乡村农家的憧憬与期盼,也镌刻出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发展与进步。
每逢回乡,总会回来看看儿时的好友。他住在小镇下辖的村庄30年了,聊起小镇的变化,他算是最有发言权了。一杯茶,一撮瓜子,聊得最多的话题便是:最近一年乡里乡亲最关心的是什么?
好友介绍,乡里乡亲最关心的当然是房子。七、八年前建杭甬高铁,正好穿过我们镇,第一波村民拿了补偿款,得了实惠。最近一年,杭州的地铁又通了过来,政府开始搞货币化拆迁安置,各种利好叠加,小镇房价像是坐上了火箭,蹭蹭蹭地涨,近1年房价都快翻番了。大家都在看这次能不能拆迁到自己的老宅,这样就可以到城区去置换个房子,住进新家,享受改革的红利。
小镇现在高楼林立,已经有很多人都住进了新楼房。大家选择住楼房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人觉得商品房新小区环境好,有电梯生活便利,有的是因为拆迁赔偿安置过渡,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外来人口的迁入。现在小镇常驻人口7万,外来人口有10万。绍兴撤县设区,接轨大杭州,建设地铁,外地人涌入小镇来打工,后来因为地铁靠近杭州交通便利,投资置业也不少。小镇正在慢慢融入大城市,村民成为了市民,小镇俨然已经成了杭州大湾区下的卫星城。
好友还说,现在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了,政府出台了好多惠民政策,返利于民。比如社保和养老,采取村民补交加上政府补偿的政策,让村里家家户户享受到了城市的养老、医保政策配套,不少村民养老金比之前每月都多领了上千块钱。还有村民集体股份的股金股息,年底分红时,效益好的集体每户人家都能拿到1万多,一般的也有好几千。
政府开通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镇上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对工商、税务、公安、社保、房产等公共服务需求很迫切。政府通过综合一站式服务,把工作做到最前,把政策落到实处,有力践行“最多跑一次”这项惠民政策,之后还会把这个服务点延伸到各村,真正做到贴近群众,用心服务。
聊到工作,我们开始探讨起基层党建工作来。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人心,现在基层也很重视党建,抓贪腐,工作转职能、改作风,原来吃拿卡要的现象没了,有原则、讲规矩、规范化的服务多了。
现在小镇的农田土地少了,到处是城市化的氛围,给小镇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镇上家家户户基本都买了小轿车,车子把小镇填得满满当当。有了车,镇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变了。年轻人都爱往外跑,去上海杭州的大型游乐场、博物馆,去郊野景区公园,逛街购物吃饭也都爱去大商场,连看病就医也都用上了杭州大医院的服务。等地铁开通,城市配套更是无缝对接,全方位保障。
小镇人也不忘带老人小孩去隔壁的安昌古镇探寻老绍兴的味道。古镇里三里长的河畔古街,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拱门石桥,穿梭往来的乌篷小船,宛如江南水乡版清明上河图。老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越剧、社戏、莲花落、腰鼓、猜谜、水乡婚礼都透着水乡特有的民俗民味,让小镇人们领略到绍兴浓厚历史文化积淀,寻觅起儿时的乡情乡韵。
未来杭州亚运会的各个场馆离小镇都不远,8公里外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会继续大规模扩建,体育产业、空港新城的红利即将到来。建设中的杭州绕城高速、绍兴地铁都要经过,小镇交通纽带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现在是经济转型期,小镇会慢慢从单一的轻纺支柱行业中走出来,旅游、养老、体育等新兴产业会培育起来,小镇的城市化氛围会越来越浓,小镇的居住环境会越来越好,相信越来越多的新绍兴人、新杭州人会来小镇安家置业,续写新的小镇故事。(方声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