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中的改革创新者点赞
一名村干部的作用能有多大?“深度贫困地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余留芬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作为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委书记,她带领全村百姓修公路、办林场、建酒厂,让一个“一年种粮半年饱”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前不久,余留芬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余留芬之所以能让一个贫困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有经济学家曾说,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余留芬的一项重要尝试,就是在养殖与酿酒之间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依托酒厂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以酒糟饲养绿壳蛋鸡、野猪、芙蓉香鸡。正是凭借这样一股敢闯敢干的精气神,她兑现了“干出个名堂来”的诺言。
实际上,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的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这样的创新。譬如“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发端。这种“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水涝等问题,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形成优美景观,堪称可持续农业的典范。
再如,清代康熙年间《番禺县志》中载,两熟稻割后,养殖户就放鸭田中,吃余谷,吃蟛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者。据记载,蟛蜞“能食谷之芽,大为农害,惟鸭能啖食焉”,正因为鸭能吃蟛蜞,才得以有效避免农作物受损。这种做法,又何尝不是打开了想象力的空间,在养殖与种植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脱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像余留芬这样的基层干部,以“大胆闯”的精神、“敢创新”的举措,不断摸索前进道路。不应忘记,正是这种创新的精气神,曾让历史上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在今天更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劲动能。
众所周知,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从长远来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脱贫工作的结束。相对贫困等问题仍将长期存在,脱贫后又返贫的情况也可能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仅凭一腔热血、一股子劲就能干成的,仍需要像余留芬那样,在工作中不断发挥创造性、想象力,为攻克新的难题提供更多有效方案。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国家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生活的新可能,就蕴藏于改革创新的伟力之中,需要我们将其更加充分地激活。这就如同一场探险,我们唯有秉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激荡开路架桥、敢为人先的昂扬意气,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写下闪亮的新篇章。(魏寅 李尧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